昏昏风雨暗东湖,恰似梅黄四月初。
高树送声惊客枕,小池分溜入清渠。
飞蛟屏迹知何在,团扇生尘已暗疏。
须信西游有奇事,今年三伏夜观书。
久雨
昏昏风雨暗东湖,恰似梅黄四月初。
高树送声惊客枕,小池分溜入清渠。
飞蛟屏迹知何在,团扇生尘已暗疏。
须信西游有奇事,今年三伏夜观书。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 第一句“昏昏风雨暗东湖”描绘了东湖水面上弥漫着的浓雾,以及雨水打湿了树木和湖面的情景。
- “恰似梅黄四月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后的景色比作春天里盛开的梅花,增添了诗句的美感。
- “高树送声惊客枕”描述了高树在风雨中摇曳发出的声响,惊醒了诗人的枕头。
- “小池分溜入清渠”描绘了细雨落在地面上形成水流,沿着小溪流入清渠的情景。
- “飞蛟屏迹知何在”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飞蛟的好奇和疑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 “团扇生尘已暗疏”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团扇上积满灰尘的情景与飞蛟消失的谜团相联系,增添了诗句的神秘感。
- “须信西游有奇事,今年三伏夜观书”以西游的传说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奇遇和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夏日三伏期间选择读书作为消暑的方式,寄寓了对知识和学习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生动地描绘出了雨后春笋般生长的景象。从昏昏的风雨到明媚的阳光,再到最后的小溪流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大自然的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飞蛟屏迹知何在”,“团扇生尘已暗疏”等句子,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象,更富有哲理意味,让人深思。整首诗既有生活的韵味,又有艺术的美感,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