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曳杖出柴扉,不管三更露湿衣。
拟看林梢残月上,偶逢浦口断云归。
惊鸿脱网寒相倚,饥鹘思巢夜亦飞。
却掩北窗谁晤语,聊凭香碗洗尘鞿。
夜半,诗人在书房中读书到深夜才出门出去散步、徘徊。
“徙倚”,徘徊,走动。
译文:半夜时分,我放下书本外出散步了。
注释:徙倚:徘徊;柴扉:柴门。
赏析:“徙倚久之归赋长句”这四句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表现了一种超然脱俗、闲适自得的精神风貌。从内容上看,诗人是在写景抒怀。“浩歌曳杖”,写出了他那种旷达、豪迈的胸襟和潇洒自如、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不管三更露湿衣”,既表现出他对世俗的漠视,也表现出他那种超凡脱俗的胸怀。
第二联写诗人的所思所见。诗人抬头望见林梢上的残月,低头看见浦口边的云彩。“拟看”、“偶逢”二字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第三联写诗人的感慨。惊鸿(惊飞的鸿雁)与饥鹘(饥渴欲飞的鹘鸟)都是极难捕捉的猎物,而它们却能自由地翱翔于天地之间,这就使人感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奈。
第四联写诗人的孤独感。北窗空寂,只有他一人独自面对这幽暗的环境,无人倾诉,只有借助酒来排遣愁苦。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心情。他不愿去寻人倾诉心声,而是借助美酒来排遣心中的郁闷。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上阕主要写景,通过描写诗人夜晚外出散步时看到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受。下阕主要抒情,通过对诗人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孤独无助的情绪。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