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绕屋竹连墙,回首微官意已忘。
小瓮带泥收洛笋,细鳞穿柳买河鲂。
黄旗万里无侯骨,红烛千钟有酒肠。
欲起九原谁可友,兰亭修禊晋诸王。
幽居戏咏
清泉绕屋竹连墙,回首微官意已忘。
小瓮带泥收洛笋,细鳞穿柳买河鲂。
黄旗万里无侯骨,红烛千钟有酒肠。
欲起九原谁可友,兰亭修禊晋诸王。
注释:
- 清泉绕屋竹连墙,回首微官意已忘:泉水清澈地环绕着屋子,竹子连接着墙壁,诗人回头看看那些微小的官职,已经忘记了。
- 小瓮带泥收洛笋,细鳞穿柳买河鲂:用一个小瓮装着泥土,从洛阳的竹林中收集竹笋;在柳树旁细细地挑选河中的鳊鱼。
- 黄旗万里无侯骨,红烛千钟有酒肠:黄旗飘扬在万里之外,却找不到一个像侯一样的贵人,而红烛高挂,却有着饮酒作乐的豪气和胃口。
- 欲起九原谁可友,兰亭修禊晋诸王:我想起了在九原山与朋友们相聚,想起了兰亭的修禊仪式,那些都是晋朝的皇室成员所举行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首句“清泉绕屋竹连墙”,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清泉绕屋,竹连墙,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接着,“回首微官意已忘”,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官职,但现在已经忘却了那些功名利禄,只记得眼前的清泉、竹树和生活的乐趣。
第二句“小瓮带泥收洛笋,细鳞穿柳买河鲂”,描述了诗人在竹林中找到竹笋并带回家,以及在柳树下挑选河鱼的场景。这些细节描绘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也表现了他生活的简朴和自给自足。
第三句“黄旗万里无侯骨,红烛千钟有酒肠”,诗人通过黄旗和红烛的意象,表达了他对权力和富贵的不屑。他认为,即使在遥远的万里之外也没有找到一个像侯一样的贵人,而红烛下他却有着饮酒作乐的豪气和胃口。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追求自由、享受生活的态度。
第四句“欲起九原谁可友,兰亭修禊晋诸王”,诗人提到了九原山这个地方,他想到了在那里与朋友相聚的情景。同时,他也想起了兰亭的修禊仪式,那是晋朝皇室成员所举行的盛会。这些回忆让诗人更加怀念过去的生活和朋友之间的友谊。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和历史的回忆,展现了他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