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霜清十月天,马蹄声里送流年。
店当古路三叉处,山似孤云两角边。
淹泊自悲穷不醒,衰残更着病相缠。
榆关瀚海知何在,目送飞鸿入暮烟。
【注释】
日薄:天色渐渐亮。霜清:霜雪已经消净。十月天:十月,农历九月、十月之交。指初秋。马蹄声里送流年:马蹄声中传来送别的歌声。送:送行。年:岁月。店当古路三叉处:店铺位于古道上三叉路口的地方。山似孤云两角边:山峰像孤云耸立在道路的两侧。淹泊:困顿失意的样子,这里指漂泊无依。穷不醒:穷困而不得解悟。衰残更着病相缠:衰老衰弱更加被疾病所缠绕。榆关:即榆谷关,即今辽宁兴城西北的海城附近。瀚海:茫茫大海。知何在:不知在哪里。目送飞鸿入暮烟:看着大雁飞入傍晚的烟霭之中。
译文:
西路口上,深秋季节,霜雪已消,天已渐明。远处传来马蹄声中送别行人的声音。
店铺座落在古道上的三叉路口。山峰耸立在路的两侧,如同一弯孤月。我在此地,感到十分困顿失意,又加上身体衰朽、生病缠身。
我站在这荒凉冷落的关口,望着飞鸿向暮色中的海雾中飞去。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怀人的诗。首联写日薄霜清之景,点出时令为“十月”。次联写自己羁旅他乡的境遇。第三联抒己怀人之愁苦。末联以景结情,写诗人目送大雁入暮烟而归的情景。全诗意境高远,格调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