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山翁老据鞍,探梅今夕到江干。
半滩流水浸残月,一夜清霜催晓寒。
倚醉更教重秉烛,怕寒元自怯凭栏。
谁知携客芳华日,曾费缠头锦百端。
《樊江观梅》
莫笑山翁老据鞍,探梅今夕到江干。
半滩流水浸残月,一夜清霜催晓寒。
倚醉更教重秉烛,怕寒元自怯凭栏。
谁知携客芳华日,曾费缠头锦百端。
译文:
莫嘲笑年迈的我仍然骑着马(或“鞍”)在江边等待,今日夜晚来探梅花。半山的流水映着残月,一夜之间被清霜催促,使得清晨更加寒冷。醉酒之后更加喜欢点燃蜡烛,害怕寒冷从心底生出畏惧,总爱依靠栏杆。谁曾想到带着客人享受青春的日子,曾经花费了无数金银绸缎。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樊江观梅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通过对比年轻时与现在的心境变化,展现了一种时间的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化。
首句“莫笑山翁老据鞍”,用“老”字形容自己,表现了诗人尽管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状态的描述,更是在表达无论年龄多大,心中的热情都未曾减退。
第二句“探梅今夕到江干”,描绘了诗人今晚特意来到江边赏梅的情景。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的某种期许或者寄托。
第三、四句进一步描写了赏梅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如“半滩流水浸残月”和“一夜清霜摧晓寒”,通过这些景象的叠加,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加强,也加深了读者对他此时心境的理解。
尾句“谁知携客芳华日,曾费缠头锦百端”则转向回忆过去,感叹岁月流逝带来的改变。这句话中的“曾费缠头锦百端”不仅描述了过去的繁华和奢侈,也反衬出如今孤独一人的心境变化。通过回顾与现实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力感。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从对自然的热爱到对人生的反思,陆游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艺术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