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信连年恨不闻,书来细读却消魂。
人稀野店山魈语,路僻蛮村荔子繁。
毒草自摇春寂寂,瘴云不动昼昏昏。
此生相见应无日,且置清愁近一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得广州书后寄微之》。诗中描述了诗人收到广州友人书信的喜悦之情,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思念和孤独。
第一句“音信连年恨不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怀念之情。他渴望听到对方的信息,却迟迟未能得到。这种期待与失望交织的情感,使得诗人深感遗憾。
第二句“书来细读却消魂”,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收到书信时的激动心情。当他细细阅读信件时,仿佛能感受到对方的气息和情感,这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和悲伤。
第三句“人稀野店山魈语”,描绘了诗人在荒山野店中的孤独景象。周围无人声,只有猴子在山林间嬉戏,仿佛在嘲笑他的无助和孤独。这种场景增添了诗人的寂寞和无奈之情。
第四句“路僻蛮村荔子繁”,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他回忆起家乡的荔枝树,那些熟悉的果实如今却变得繁茂起来,仿佛在提醒着他远离家乡的不易。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五句“毒草自摇春寂寂”,则描绘了诗人在瘴气弥漫的环境下的感受。那些有毒的草药在春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嘲笑他的无助和挣扎。这种声音让诗人感到更加绝望。
第六句“瘴云不动昼昏昏”,则展现了诗人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那些瘴气的云朵在白天依然笼罩着天空,使大地显得昏黄而阴沉,仿佛在压抑着诗人的希望和活力。
最后一句“此生相见应无日,且置清愁近一樽”,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奈。他深知自己的生命有限,可能无法再见到故友。因此,他将忧愁暂时搁置,转而品味美酒,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收到书信的喜悦、细读过程中的消魂、荒山野店中的孤独、家乡的思念、毒草的沙沙声、瘴气的压抑以及生命的有限等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同时,诗人也通过饮酒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体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