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浦鳞鳞浸碧天,即今谁料作穷边。
空闻瓯脱嘶胡马,不见浮屠插霁烟。
亭障久安无檄到,杯觞频举有诗传。
长城万里英雄事,应笑穷儒饱昼眠。
【注释】
1、霍监丞:人名。
2、盱眙:县名,今江苏苏北一带。
3、瓯脱(ó dú):古代北方的一种小马,这里泛指战马。
4、浮屠:佛塔,这里指佛教寺庙。
5、檄:军令状。
6、杯觞(shāng):酒杯和酒壶。
7、长城:比喻边疆的防御工事。
8、英雄事:指边塞的英雄事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时有感而作的一首送别诗。首联写送别时所见之景,颔联写所闻之事,颈联写所感之怀,末联抒发感慨之情,全篇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第一联“淮浦鳞鳞浸碧天”,诗人从眼前景物着笔,描绘淮水波粼粼,如碧玉般的晶莹剔透,把淮水与碧天连在了一起,生动地表现了淮水波光粼粼,碧空万里的景象。
第二联“空闻瓯脱嘶胡马,不见浮屠插霁烟”,诗人又由实入虚,写自己听到远处传来战马长鸣的声音,看到远处的烽火台上燃起的烽火。这两句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又表现了边关的荒凉寂寞。
第三联“亭障久安无檄到,杯觞频举有诗传”,诗人进一步写自己的感受,说由于战事平息,朝廷没有发布征调的命令,所以亭障久安无事,而自己也没有接到征召的文书,只能常常举起酒杯来饮酒吟诗,聊以自慰。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庆幸,也表达了对战争结束后闲散生活的向往。
第四联“长城万里英雄事,应笑穷儒饱昼眠”,诗人最后发出感慨,说长城万里,自古以来都是英雄豪杰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的地方,如今他们早已英勇地牺牲了,那些读书人却只知道终日酣睡,不思进取。这句诗既是对友人的劝诫,也是作者对自己不能为国家效力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