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老霜寒睡不成,迢迢漏鼓过三更。
乌啼林外月初上,犬吠水边船夜行。
市有歌呼知岁乐,亭无枹鼓喜时平。
吾诗欲写还慵起,卧看残灯翳复明。
【注释】
枕上:指夜深时。
屋老:房屋陈旧,年久失修。
迢迢(tiáo tiáo):遥远。
漏鼓:古代计时器,以铜壶滴漏水来报时。
乌啼:乌鸦的叫声。
林外:树林之外。
月上:月亮升起。
市有歌呼知岁乐:市场上有人唱歌、跳舞,知道一年的快乐。
亭无桴鼓喜时平:亭子里没有击鼓,知道国家的太平。
残灯翳复明:灯光暗淡,又被点燃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除夕不寐的诗,抒发诗人除夕不寐、对国家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
首联“屋老霜寒睡不成,迢迢漏鼓过三更”两句是说,由于房屋破旧而感到寒冷,因而不能成寐;而深夜传来的漏声已敲过三更。这两句写诗人因寒冷难熬而无法成寐,以及听到深夜漏声而彻夜不眠的情景。
颔联“乌啼林外月初上,犬吠水边船夜行。”两句是说,天将破晓时,乌鸦在林外凄厉地啼叫,月亮从云层中露出脸来,映照在江面上。此时,一只渔船正在江中行驶,船上传来狗吠声。这两句写诗人在天将拂晓时醒来,看到林中的乌鸦和江上的船只,听到江边的狗吠声,感到一种宁静的气氛。
颈联“市有歌呼知岁乐,亭无桴鼓喜时平。”两句是说,市场上人们唱歌跳舞,欢庆一年的快乐;而亭子中没有击鼓的声音,表示国家的太平。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
尾联“吾诗欲写还慵起,卧看残灯翳复明。”两句是说,我想把这首诗写出来,但懒得起身;于是躺下来继续观赏那盏残灯,它又重新点亮了。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一种态度——懒散和随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