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似秋芜不受耘,茶山曾许与斯文。
回思岁月一甲子,尚记门墙三沐熏。
卷里圣贤能觌面,人间富贵实浮云。
二君才气俱超绝,岂待衰翁诵所闻。

【注释】

秋芜:杂草,比喻没有教养或没有才德的人。耘:除草。

茶山:地名。曾氏的封地。

三沐熏:指三次拜见孔子,表示尊敬。

卷里圣贤:指书籍中记载的古代圣贤之事。

二君:作者的朋友,名未详。才气俱超绝:两人的才能和气度都很出众。

衰翁:年老体衰的读书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两位文士朋友的。诗中表达了对两位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他人品、才学的赞赏之情。

“发似秋芜不受耘,茶山曾许与斯文。”诗人用“秋芜”喻自己,意谓自己的头发像秋天的野草一样,杂乱无章,无法梳理整齐,因此也就不去管它了,就像“茶山”曾经拒绝过农夫的耕作一样。这里既表明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又暗示了自己不愿被世俗琐事所困扰。而“茶山”指的是他的封地茶山,这里也暗含了对友人的期许。“曾许与斯文”则是说,他愿意将自己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那些有志于学问的人。

“回思岁月一甲子,尚记门墙三沐熏。”诗人回想起过去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那时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学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勤奋学习,深受熏陶。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甲子,也就是六十年的时间,但他仍然记得当年在老师的门前受到的教诲,以及在学堂里沐浴着知识的光辉成长的日子。

“卷里圣贤能觌面,人间富贵实浮云。”诗人感叹道,虽然人们常常追求世间的财富和地位,但这些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即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君才气俱超绝,岂待衰翁诵所闻。”最后一句,诗人以赞叹的语气称赞两位好友的才华和气度都超过常人,他们不需要依靠自己这个老人再去讲述他们的事迹。这里的“衰翁”是指自己年老体衰的状态,而“诵所闻”则意味着诗人乐于将自己所知所闻分享给这两位朋友。

【译文】

我的头发像秋天的野草一样杂乱无章,不曾被修剪整理;我的家乡曾经拒绝农耕,是因为那里有一座茶山。

回首往事,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六十年;然而,在老师的门前受到的教诲,以及在学堂里的学习时光,依然历历在目。

在书本中,我见识到了古代圣贤的事情;而在现实中,我更看重那些富贵之人其实都是浮云。

两位朋友的才华和气度都超过了常人,他们无需等待我这个老人去向他们诉说我所知道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