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叶为儒业不隳,定知贤杰有生时。
学须造次常于是,道岂须臾或可离。
我老已无明日计,心存犹惜寸阴移。
巍巍夫子虽天纵,礼乐官名尽有师。

【注释】

累叶:几代。儒业:儒学的学业。贤杰:贤才杰出之人,这里指有才能的人。定知:一定知道(指孔子)。贤士、英才。生时:活着的时候。造次:仓猝。常于是:常常在这里,即在儒家学说中。道:道家学说,这里指儒家学说。须:必须。须臾:一顿饭的时间。寸阴:时间。移:流逝。巍巍:高大的样子。夫子:古代对老师或学者的尊称。天纵:天赋极高。礼乐官:主管礼仪音乐的官员。师:学习的对象。

【赏析】

这是一首赠人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全诗以“示子孙”为题,意在告诫子孙后学要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成为贤才,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珍惜光阴,努力学习。

第一句“累叶为儒业不隳”,意为几代以来,我们家族一直从事儒学的学术事业,从来没有放弃过。这里的“累叶”指的是几代以来,“儒业”则是指儒学的学术事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族从事儒学学术事业历史的骄傲和自豪。

第二句“定知贤杰有生时”,意为一定能知道有才能的人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会显露出来。这里的“贤杰”是具有才能的人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子孙后代的期许,他希望他们的才能能够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第三句“学须造次常于是”,意为在仓猝之间也要常常在这里学习,即在儒家学说中学习。这里的“造次”是指仓猝,“常于是”则是说经常在这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子孙后代学习的期待,他希望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不断学习和提高,成为有学问的人。

第四句“道岂须臾或可离”,意为道不是一顿饭的时间就能离开的。这里的“道”指的是道家学说,“须臾”则是一顿饭的时间,“离”则是离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学说的否定态度,他认为道家学说并不能离开儒家学说而独立存在。

第五句“我老已无明日计”,意为我已经老了,没有明天的计划了。这里的“我老”是指自己已经年老,“已无明日计”则是说没有未来计划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感慨,他认为自己年纪已经大了,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有雄心壮志了。

第六句“心存犹惜寸阴移”,意为心中仍怀着对时间的珍惜之情。这里的“心存”是指心中仍然保持着对时间的珍惜之情,“犹惜寸阴移”则是说仍然珍惜着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的珍视,他认为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应该倍加珍惜。

第七句“巍巍夫子虽天纵,礼乐官名尽有师”,意为伟大的导师虽然天赋高,但礼乐官员的名称都是他的学生。这里的“巍巍”是指伟大,“夫子”则是导师的意思,“天纵”是指天赋极高,“礼乐官名尽有师”则是说礼乐官员的名称都是他的学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导师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导师虽然天赋很高,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是他的学生,这说明导师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的天赋,更在于他能够教育出这么多优秀的弟子。

【译文】

我们家族一直从事儒学的学术事业,从来没有放弃过。一定能知道有才能的人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就会显露出来。在仓猝之间也要常常在这里学习,即在儒家学说中学习。道不是一顿饭的时间就能离开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已经老了,没有明天的计划了。心中仍怀着对时间的珍惜之情。伟大的导师虽然天赋高,但礼乐官员的名称都是他的学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