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疾支离负圣时,犹能采菊傍东篱。
捉衿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
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
不妨举世无同志,会有方来可与期。
【注释】
衰疾:指年老体弱。
支离:形容人衰老,身体消瘦,行动不便。
圣时:指圣明的时代。
犹能采菊傍东篱(“采菊”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在东边的篱笆边采摘菊花。
捉衿见肘:形容穷困的样子,比喻生活困难。
耸膊成山瘦可知:形容因饥饿消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百岁光阴:指人的一生。
略存诗:留下几首诗作。
方来:以后。
【赏析】
此诗为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维所作。全诗以写景起兴,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和世态人情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
开头两句是写诗人年老多病,却仍想摘花赏菊。“衰疾”,指年老体弱。“支离”,形容人衰老,身体消瘦,行动不便。诗人自比“衰疾”,说自己虽已老迈,但仍想像陶潜那样“采菊东篱”。
三、四句写诗人的生活状况。“捉衿见肘”形容贫穷到了极点,连衣服都穿不完整;“耸膊成山瘦可知”,则写出由于长期挨饿而导致骨瘦如柴,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艰苦和社会的贫困。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处境,而是通过写自己的衣襟和手臂,间接地表现了内心的苦闷。
五、六句写自己虽已年高体弱,但在诗歌方面仍有一定的造诣。“百年光阴”指人的一生;“略存诗”,意谓留下了一些诗作。这里诗人以“百岁”与“十年”对比,说明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并未虚度光阴;“略存诗”则表明自己虽然不能与杜甫的“诗史”相比,但仍然有“存诗”之作。
末句写自己并不求同于世的人,但终会有一天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赏识。“不妨举世无同志”,意为我并不羡慕那些得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人;“会有方来可与期”,则表示我相信自己将来总有一天会得到他们的理解、信任和赏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尽管年老体弱,但仍然热爱生活,追求文学艺术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