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虽远愈巍巍,孔氏如天孰得违。
大道岂容私学裂,专门常怪世儒非。
少林尚忌随人转,老氏亦尊知我稀。
能尽此心方有得,勿持糟粕议精微。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唐虞虽远愈巍巍” - 这句话表明虽然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他们的伟大成就和影响仍然非常显著和深远。”唐虞”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帝王,他们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理想的政治典范。”虽远愈巍巍”意味着尽管时间已远,但这种理想和精神依然如山岳般高耸不倒。这里的关键词是“唐虞”,指古代的两位帝王;“越”表达超越或更加突出的意思;“巍巍”形容伟大、崇高。
第二句
“孔氏如天孰得违?” - 此句表达了孔子像天一样的伟大和神圣,以至于没有人能违背或拒绝他的教导。孔子(Confucius)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这里提到的“孔氏”专指孔子及其思想。“孰得违”表示没有谁能违抗或反对,强调孔子教义的权威性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第三句
“大道岂容私学裂?” - 这里批评了那些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公共教育和个人道德发展的行为。“大道”通常代表高尚的道德或普遍的知识原则,强调这些应当是公开和平等分享的。“私学”可能指的是只服务于特定群体或个人的小范围教育体系,“裂”则暗示分裂或分离的状态。这一句批评的是那些将知识或美德私有化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第四句
“少林尚忌随人转” - 这里提到的“少林”可能是指少林寺,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和禅宗的发源地。“尚忌随人转”意指不应盲目追随他人或流行趋势,而是应该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此句反映了对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的尊重。
第五句
“老氏亦尊知我稀” - 老子(Lao Tzu)是道家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和文化。“老氏”特指老子,“尊知我稀”意味着尽管老子的思想被高度赞扬,但仍有人认为其理解之深难以企及。这反映了对深刻哲理和独到见解的推崇。
第六句
“能尽此心方有得” - 这句话强调了内心修养和诚实面对自己的重要性。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深入挖掘内心,真正理解并实践真理时,才能真正获得智慧和成就。这里的关键词包括“尽心”和“有得”。
第七句
“勿持糟粕议精微” - 这一句话提醒人们不要只停留在表面现象,而应深入研究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深层次的意义。“糟粕”通常指无用或低劣的部分,“精微”则指事物的最深刻、最微妙的部分。此句鼓励人们避免肤浅的判断,追求深入的理解。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圣贤的智慧及其教导,批判了现代社会中某些教育和个人行为的缺陷。它呼吁人们珍视传统的价值,同时也鼓励人们保持独立思考,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和知识理解。整体而言,该诗强调了知识和道德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个人独立和真诚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