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新秋入苦吟,诗书万古付孤斟。
爱君忧国孤臣泪,临水登山节士心。
只叹鼻端无妙斫,岂知弦外有遗音。
剡中胜践今犹昔,安得高人支道林。
《雨后殊有秋意》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作品之一。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词人,还是一位史学家,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陆游的诗作广泛涉及社会、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其作品以清新圆润、格力恢宏著称。《雨后殊有秋意》便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首,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的首句“天地新秋入苦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新秋”一词既指季节的变换,也暗示着新的开始和变化。而“入苦吟”则揭示了诗人在面对这个季节变化时所表现出的深思和苦思,体现了他对生活、历史的深深感慨。陆游在诗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还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沉的思索。
第二句“诗书万古付孤斟”则是诗人在面对秋天时的一种态度。这里的“孤斟”意味着独自品味,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和自我修养的愿望。同时,“万古”一词强调了时间的深远和历史的厚重,使整句话充满了对过去文化遗产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思考。
第三句“爱君忧国孤臣泪”,更是直接表达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在这里,“孤臣泪”不仅代表了个人的情感,更是一种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陆游一生致力于国家的振兴和个人的理想追求,他的这种爱国情感贯穿于其诗歌之中,成为其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第四句“临水登山节士心”,则描绘了诗人自己身处山水之间的情景。这里的“节士心”指的是一种高洁、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陆游以此自比,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和境界。
“只叹鼻端无妙斲,岂知弦外有遗音”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和美的独到见解。这里的“妙斲”指的是精湛的雕刻技艺,而“弦外有遗音”则是指音乐中的余音绕梁、意犹未尽之感。陆游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在形式上达到极致,更要在内涵和情感上传达出深远的意义。
诗的结尾“剡中胜践今犹昔,安得高人支道林?”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剡中”指的是剡溪,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圣地;“胜践”意为美好的实践;“高人支道林”则是指具有高深学问和才能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保持文化传统、传承智慧的追求。
《雨后殊有秋意》不仅仅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更是陆游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首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还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文化追求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