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朱白白池台间,好风妍日开未残。
我来觅醉苦草草,常恨不如花意闲。
山鸡飞起乱花落,下上青林穿翠壑。
世间动步即有拘,常恨不如禽意乐。
人言功名恐不免,我愿徜徉娱岁晚。
熟计淫书理白鱼,何如纵猎牵黄犬。
成都四郊如砥平,安得双鞬驰出城。
鞚飞尘起望不见,从骑寻我鸣鹘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大历三年(768年)春天。全诗以游合江园为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功名、自然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朱朱白白池台间”,描绘了合江园中的景色。朱红与白色交相辉映,池台之间,好风拂面,妍日初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第二句“好风妍日开未残”,进一步描绘了合江园中的美景。好风轻拂,妍日未落,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第三句“我来觅醉苦草草”,表达了诗人在合江园中的心情。诗人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但因为过于匆忙,未能好好品味这里的美景。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忙碌生活中寻求片刻宁静的心态。
第四句“常恨不如花意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感慨。诗人认为,虽然自己来到这里,想要找到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但最终还是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这句诗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差距。
第五句“山鸡飞起乱花落,下上青林穿翠壑”,描绘了合江园中的景象。山鸡展翅飞翔,花朵纷纷落下,青林穿梭在翠绿的壑谷中。这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合江园中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第六句“世间动步即有拘,常恨不如禽意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由的感慨。世间万物都在不停地移动,但总是受到各种约束,让人感到不自由。相比之下,鸟儿们可以自由地飞翔、嬉戏,没有那么多的限制。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七句“人言功名恐不免,我愿徜徉娱岁晚”,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看法。人们常说功名利禄是不可避免的诱惑,但我更愿意在晚年享受这种自由和快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态度,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享受过程,而不是追求功名。
第八句“熟计淫书理白鱼,何如纵猎牵黄犬”,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看法。熟计是指深思熟虑,沉迷于书本之中;理白鱼则是指研究鱼类的生态学原理。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读书和打猎的兴趣不同。他认为读书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而打猎则能带来刺激和乐趣。
第九句“成都四郊如砥平,安得双鞬驰出城”,表达了诗人对成都的喜爱之情。成都四周的平原如同磨刀石一样平坦,如果能有机会骑上骏马驰骋而出城,那该是多么愉快的事情。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成都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
第十句“鞚飞尘起望不见,从骑寻我鸣鹘声”,描绘了诗人骑马出城的瞬间。当马儿飞驰起来,扬起尘土,视线变得模糊不清时,他听到了同伴们寻找他的呼唤声。这句诗通过动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出城时的兴奋和期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朋友之间的情谊和默契。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首先,诗人通过对合江园中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画面。其次,诗人通过对人生、功名、自然等方面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最后,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