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行千里亦何得,垂首伏枥终自伤。
松阅千年弃涧壑,不如杀身扶明堂。
士生抱材愿少试,誓取燕赵归君王。
闭门高卧身欲老,闻鸡相蹴涕数行。
正令咿嘤死床箦,岂若横身当战场。
半酣浩歌声激烈,车轮百转盘愁肠。

注释:

骥行千里亦何得,垂首伏枥终自伤。

松阅千年弃涧壑,不如杀身扶明堂。

士生抱材愿少试,誓取燕赵归君王。

闭门高卧身欲老,闻鸡相蹴涕数行。

正令咿嘤死床箦,岂若横身当战场。

半酣浩歌声激烈,车轮百转盘愁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松、骥、士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的思考。

第一句“骥行千里亦何得”,以千里马的形象比喻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失落和痛苦。这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遇的挫折和困惑。

第二句“垂首伏枥终自伤”,进一步描绘了骥马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悲哀。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第三句“松阅千年弃涧壑,不如杀身扶明堂”,则是对松树的赞美。松树虽然经历千年风雨仍然屹立不倒,但它却选择了在深山之中独自生长,不被外界所动。这与诗人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的向往。他宁愿放弃世俗的成功,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第四句“士生抱材愿少试,誓取燕赵归君王”,则是对士人的理想追求的描绘。士人怀才不遇,但他们仍然怀抱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他们愿意在适当的时候展示自己的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至八句则转向了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第五句“闭门高卧身欲老”描述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他选择闭门不出,过着清贫而安逸的生活,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尘世名利的淡薄和超脱。第六句“闻鸡相蹴涕数行”描绘了诗人在听到鸡鸣时内心的悲凉和无奈。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敏感和忧虑。第七句“正令咿嘤死床箦”则是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的表达。它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岂若横身当战场”,则是对生死抉择的哲学思考。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他会选择如何行动呢?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观念的独特理解和思考。

第九至十一句则转向了诗歌的主题——饮酒和歌唱。第九句“半酣浩歌声激烈”描绘了诗人在酒醉后的豪放和激昂。他大声歌唱,用歌声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第十句“车轮百转盘愁肠”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他的内心就像车轮一样旋转不息,充满了忧愁和痛苦。这里的“车轮”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而“愁肠”则代表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最后一联“半酣浩歌声激烈”再次强调了诗歌的主题——通过对酒和歌唱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志向。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豁达和开朗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松、骥、士等意象的描写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它既有深沉的思考和内省,又有豪放的情感和激昂的表达,是一种兼具美感和哲理的艺术创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