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嶓冢之山高插天,汉水滔滔日东去。
高皇试剑石为分,草没苔封犹故处。将坛坡陀过千载,中野疑有神物护。
我时在幕府,来往无晨暮。夜宿沔阳驿,朝饭长木铺。
雪中痛饮百榼空,蹴踏山林伐狐兔。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数。
孤儿寡妇雠不报,日落风生行旅惧。我闻投袂起,大呼闻百步。
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从骑三千皆秦人,面青气夺空相顾。
国家未发渡辽师,落魄人间傍行路。对花把酒学酝藉,空辱诸公诵诗句。
即今衰病卧在床,振臂犹思备征戍。南人孰谓不知兵,昔者亡秦楚三户。
诗句如下:
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嶓冢之山高插天,汉水滔滔日东去。
译文如下:
在十月的某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行走在南郑的道路上,醒来之后,恍若隔世,于是我提笔写下这首诗。这时已经是五更天了。
诗中描述了梦境中的两个“孤云”似乎无法前行,而望向天空的“九井”,也无法渡河。然后诗人写到:“嶓冢之山高插天,汉水滔滔日东去。” 这两句描绘了梦中所见的山川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叹。
赏析如下:
这首诗是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南部)道中所作。他在旅途中,通过梦境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他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心。
陆游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很多作品都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心。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南郑道中所见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深深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南郑道中所见的山川比作“孤云”、“九井”,将汉水比作“日东去”。这些比喻和象征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深远,它通过描述南郑道中所见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思考。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是陆游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陆游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