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我客上都,忽已见暮春。
骑马出闇门,眯眼吹红尘。
西湖商贾区,山僧多市人。
谁令污泉石,只合加冠巾。
黄冠更可憎,状与屠沽邻。
齁齁酒肉气,吾辈何由亲。
少须一鬨散,境寂鸥自驯。
举手邀素月,移舟采青蘋。
钟从南山来,殷殷浮烟津。
鹤发隐者欤,长歌收钓缗。
畏冷不竟夕,恨此老病身。
明发复扰扰,吾诗其绝麟。
《夜泛西湖示桑甥世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居住在黄州的东坡。
嗟我客上都,忽已见暮春。
骑马出闇门,眯眼吹红尘。
西湖商贾区,山僧多市人。
谁令污泉石,只合加冠巾。
黄冠更可憎,状与屠沽邻。
齁齁酒肉气,吾辈何由亲。
少须一鬨散,境寂鸥自驯。
举手邀素月,移舟采青蘋。
钟从南山来,殷殷浮烟津。
鹤发隐者欤,长歌收钓缗。
畏冷不竟夕,恨此老病身。
明发复扰扰,吾诗其绝麟。
诗句解读及注释:
- 嗟我客上都:感叹自己作为客居的诗人。
- 忽已见暮春:突然感觉到春天即将过去。
- 骑马出闇门:骑马走出了昏暗的门。
- 眯眼吹红尘:眯着眼睛在尘世间行走。
- 西湖商贾区:指的是西湖附近的繁华地带,有商人和市民。
- 山僧多市人:山上的僧人大多是市井之人。
- 谁令污泉石:是谁让泉水和石头变得肮脏?
- 只合加冠巾:应该戴上帽子,因为这里有很多市井之人。
- 黄冠更可憎:道士的黄色头巾更加让人讨厌。
- 状与屠沽邻:像屠夫一样,臭味相投。
- 齁齁酒肉气:酒肉的味道很浓。
- 吾辈何由亲:我们怎么能够亲近它们呢?
- 少须一鬨散:不久之后,喧闹会消失。
- 境寂鸥自驯:环境安静了,鸟儿也会自然地归去。
- 举手邀素月:举起手邀请明月。
- 移舟采青蘋:把船移开去采摘青色的蘋花。
- 钟从南山来:钟声是从南山传来的。
- 殷殷浮烟津:钟声悠扬,好像烟雾弥漫在河面上。
- 鹤发隐者欤:这位隐士的头发白得像鹤一样。
- 长歌收钓缗:长歌当哭,收起鱼竿准备回家。
- 畏冷不竟夕:因为寒冷而没能过完一个晚上。
- 恨此老病身:因为年纪大和身体不好而感到遗憾。
- 明发复扰扰:明天早晨又要忙碌。
- 绝麟:绝迹,不再出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西湖夜晚的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情感的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