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
老逢新正幸强健,却视徂岁何峥嵘。
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
岂知一出践忧患,敛缩岂复希功名。
雪霜满鬓觉死近,节物到眼空叹惊。
蚕官社公正暖热,春盘傩鼓争施行。
蓬门车马所不至,山僧野叟相逢迎。
呜呼吾曹见事晚,古俗实在蚩蚩氓。
茆檐一笑语儿子,明当满奉屠苏觥。
壬子除夕
壬子年除夕,前村后村点燃篝火明,东家西家燃放爆竹声。
年老体健幸运健康,却看着过去岁月峥嵘。
童年时祝愿身愿事主,谈笑可以使中原清。
岂知一出践履忧患,敛缩岂复希功名。
雪霜满鬓感觉死亡临近,节物到来眼空叹惊。
蚕官社公正暖热,春盘傩鼓争施行。
蓬门车马所不到,山僧野叟相逢迎。
呜呼吾曹见事晚,古俗实在蚩蚩氓。
茅檐下笑语儿子,明当满奉屠苏觥。
译文:
除夕夜,前村后村点起篝火明亮如昼,东家西家鞭炮声响彻云霄。
虽然年老但身体康健,但看着过去的一年充满了挑战。
童年时期曾许愿事奉君主,谈笑风生可使中原清明。
哪知道现在身处忧患之中,收敛退缩哪里再求功名。
雪霜落在头发里感到生命将近尽头,节日的到来让人感叹时光飞逝。
蚕官和社神公正温暖舒适,春天的宴席上傩舞锣鼓热闹非凡。
我的家门简陋车马都进不来,山中的僧人和野人热情相逢迎接。
唉!我们见识事物太晚,古人的习俗实在愚昧。
我在家中茅檐下欢笑畅饮,明天就满上屠苏酒庆祝新春佳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壬子年除夕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一年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首两句“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描绘了除夕夜的喜庆氛围,村庄里点燃篝火,各家各户燃放鞭炮,热闹非凡。诗人通过这两个细节,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热闹的除夕景象。
接下来两句“老逢新正幸强健,却视徂岁何峥嵘”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庆幸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尽管年老体健,但也不得不面对过去的一年充满了挑战。这种对比和转折,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思考价值。
接下来的两句“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的愿望和理想。那时的自己希望能够为君主效力,通过谈笑风生来净化中原大地。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理想和抱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关怀。
诗人也感叹道:“岂知一出践履忧患,敛缩岂复希功名。”他意识到自己出仕之后面临的忧患重重,已经不敢奢望功名利禄。这种转变和反思,使得诗歌更具哲理性和现实意义。
最后两句“雪霜满鬓觉死近,节物到眼空叹惊”,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白发和感慨时光易逝,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流逝的无奈。这两句诗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场景、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等方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人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