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穷巷秋寂寂,美人停梭夜叹息。
空园露湿荆棘枝,荒蹊月照狐狸迹。
忆君去时儿在腹,走如黄犊爷未识。
紫姑吉语元无据,况凭瓦兆占归日。
嫁来不省出门前,魂梦何因识酒泉。
粉绵磨镜不忍照,女子盛时无十年。
【注释】
古别离:离别时作的诗歌。
孤城穷巷秋寂寂:孤零零的城墙,深深的巷子,秋天很静。
美人停梭夜叹息:美人停止手中的织布机,夜里在叹气。
空园露湿荆棘枝,荒蹊月照狐狸迹:空荡荡的花园里露水打湿了荆棘,荒废的小路上月光映照着狐狸的脚印。
忆君去时儿在腹,走如黄犊爷未识:回忆你离开家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父亲还不认识我。
紫姑吉语元无据:紫姑的话没有根据。紫姑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仙女。
况凭瓦兆占归日:更何况用石头占卜来预测回家的日子?瓦兆指用土块或砖头占卜,占出吉兆就认为是吉祥之兆,预示即将有喜事发生。
嫁来不省出门前,魂梦何因识酒泉:自从嫁到别人家里来,不再记得出门前的情景,魂梦之间又怎么会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粉绵磨镜不忍照,女子盛时无十年:不忍心让粉红的绢布磨成镜子,因为女子年轻的时候不会有十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思妇的诗。诗的前半部分写了一个女子独守空房、怀念远去丈夫的孤独寂寞的生活,后半部分则写其对丈夫归来的渴望和等待。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风格凄婉。
第一句“孤城穷巷秋寂寂”,写女子居住的孤城和小巷。“孤城”点明女子所在的城市,“穷巷”说明她所住的小巷偏僻,环境清冷,这为后文女子的孤独寂寞生活做铺垫。“秋寂寂”写出了季节的特征,也为下文女子的心理活动提供了条件。
第二句“美人停梭夜叹息”,写女子夜晚思念丈夫时的情态。“美人”即指女子自己,“停梭”指停下织布机,“夜叹息”说明女子在夜晚思念远去的丈夫。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情感。
第三句“空园露湿荆棘枝”,写女主人公居住环境的荒凉。“空园”表明女子所居之处无人问津,“棘枝”暗示环境贫瘠,荆棘丛生。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了女子的孤独寂寞之情。
第四句“荒蹊月照狐狸迹”,写女子居住环境的荒凉。“荒蹊”表示小路崎岖不平,“狐狸迹”暗示这里曾有人出入过,但现在却寂静无声。这一细节与前面的句子相互呼应,进一步渲染了女子所居住环境的荒凉。
第五至第八句写女子对远去丈夫的思念。“忆君去时儿在腹”,“忆”字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离去时情景的回忆;“儿在腹”则表明那时她还很小;而“爷未识”则表明当时父亲对她并不了解。这几句既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深深怀念,又表现出了丈夫对她的漠然无知。
第九句“紫姑吉语元无据,况凭瓦兆占归日”,写女子对丈夫回归的期望和失望。“紫姑吉语”、“瓦兆占归日”都是迷信的说法,而这些都与实际情况不符,说明女主人公对丈夫回归的期望非常渺茫。这一情节既反映了女主人公的心情,也表现了她的无奈。
第十句“嫁来不省出门前”,写女主人公对过去生活的回顾。这句诗的意思是:自从嫁给别人之后,就不再记得自己当初离家时的情景了。这一句既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过去的怀念,也表现了她对现状的不满。
第十一句“魂梦何因识酒泉”,写女主人公对丈夫家乡的思念。这里的“酒泉”指的是汉代张掖郡的名胜之一,相传汉武帝曾在此举行酒会,故得名“酒泉”。这一句既是对丈夫家乡的描写,也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的表达。
第十二句“粉绵磨镜不忍照”,写女主人公对美丽容颜的珍惜。“粉绵”指的是女子细腻柔软的肌肤,“磨镜不忍照”则表明女子不愿让自己的容颜受到磨损。这两句既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自己美貌的珍惜,也表现了她对自己容颜受损的恐惧。
最后一句“女子盛时无十年”,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哀叹。这里的“女子盛时”指的是年轻时的美好时光,而“无十年”则表示如今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这一句既是对女主人公青春逝去的感叹,也是对其未来命运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主人公在孤独中思念丈夫的情境,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命运多舛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