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萧萧老空谷,人叹厄穷心自足。
东郊晓射堕锦雉,北崦春耕叱黄犊。
区区世事何足论,未死断知常闭门。
关河好在万里路,理乱不至三家村。
夜分灯暗月入户,赋诗肯道儒冠误。
饥鹰劲翮高有声,横截陂湖正南去。
注释:
- 读书至夜半灯尽欲睡慨然有感:读书到了深夜,油灯已经燃尽,想要睡觉却感慨良多。
- 白发萧萧老空谷:满头白发在空旷的山谷中显得格外萧瑟。
- 东郊晓射堕锦雉:清晨在东郊放箭射落了一只锦鸡。
- 北崦春耕叱黄犊:在北方山腰春天耕作时吆喝着黄牛。
- 区区世事何足论,未死断知常闭门:琐碎的世俗之事何必深谈,只要活着就要常常关上门。
- 关河好在万里路,理乱不至三家村:关河之间美好,即使混乱也不要到像三家村这样的小地方。
- 夜分灯暗月入户,赋诗肯道儒冠误:深夜时分,油灯昏暗,月亮照进屋内,他赋诗却说是儒家帽子拖累了他。
- 饥鹰劲翮高有声,横截陂湖正南去:饥渴的野鸟展翅飞翔,声音响亮地穿过湖泊的南面。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夜晚读书到深夜,灯油燃尽,油灯昏暗,看到月亮进入屋子,于是赋诗一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儒家礼教束缚的不满。
首联“白发萧萧老空谷,人叹厄穷心自足。”诗人感叹自己已年过半百,身处空荡的山谷之中,然而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让他不觉得孤单与寂寞。
颔联“东郊晓射堕锦雉,北崦春耕叱黄犊。”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早晨在东郊射击,捕捉到了一只锦鸡;而在北山腰春耕时,农夫们吆喝着黄牛。
颈联“区区世事何足论,未死断知常闭门。”诗人认为世间的小事不值得一提,只有活着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所以常常关门闭户。
尾联“关河好在万里路,理乱不至三家村。”诗人表示关河之间的美好,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也不会像三家村里那样陷入混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