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树头鹎鵊鸣,夜夜溪边姑恶声。
堂中老子独无语,寂然似可终吾生。
大鹏一举九万程,下视海内徒营营。
秋虫春鸟非我类,何至伴渠鸣不平。

【注释】

南堂:南方的正室。默坐:默默地坐着。树头鹎(bē)鵊:树上的黄鹂。姑恶声:指姑苏城的姑苏山的恶鸟叫声。大鹏:比喻志向远大的抱负者。九万程:极言其远大。海;大海,指天下。何至:哪能,怎么。鸣不平:鸣叫,发牢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斋独处时所吟咏。

首二句是说:日日夜夜里,南堂里传来了姑苏山上的黄雀和恶鸟的叫声,而自己却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响,仿佛可以终老一生似的。诗的前两句以景衬情,“日日”、“夜夜”写出诗人长期独居南斋,与世隔绝,孤独寂寥的生活。诗人在这里用树头黄雀的鸣叫来衬托自己的心境,表明自己虽身处僻地,但胸怀大志,不为俗事所扰。

三、四句写诗人仰望天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有远大的抱负,但却只能空自叹息。“大鹏”两句写诗人对那些胸无大志,只知营营苟苟的人表示不满,暗喻自己不愿与之为伍。

五、六句写诗人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从秋虫春鸟的鸣叫中,联想到自己与它们的差异。诗人把秋虫春鸟都归入“我之同类”,认为它们也有鸣叫的权利,不能因为自己与众不同就发出怨言。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襟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全诗表达了诗人孤寂清高而又愤懑不平的复杂情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屡受挫折后仍抱有济世救民之心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