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哉生明,风露正凄冷。
放翁澹无事,乐此清夜永。
饥鹰栖不稳,劲翅起东岭。
湖边千树柳,何处寄幽影。
人生寓宇内,俯仰一炊顷。
此心无愧负,箪食均五鼎。
许身辈稷卨,终亦输箕颍。
天风倘可乘,采莲登玉井。
【注释】
秋:秋季,指农历九月。季秋:秋季的末了。生明:指月亮明亮如初月。风露:寒风和冷露。正:全。放翁:陆游自称。
澹:淡泊。
劲翅:指鹰在飞行时翅膀强劲有力。东岭:山名,在浙江绍兴东南。
湖边:指西湖边。千树柳:指西湖岸边上千棵树上柳枝随风飘扬。
寄幽影:指柳枝映衬着湖面的景色。
寓宇内:指人的住所。俯仰:一俯一仰。一炊顷:指很短的时间。
此心无愧负:指自己没有辜负过良心、职责、理想。
箪食均五鼎:用《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句意,说自己的饭食很平常。五鼎,指贵重的食物。
许身辈稷卨(jié):表示愿意像稷和卨那样,为朝廷效力。许身,答应为国效力。辈,等同的意思。稷,即后稷,古代传说中的农业神。卨,即皋陶,古代的法官。
输箕颍:指不如箕和颍那样有才华。箕颖,指箕子和颍考叔。《论语》记载孔子的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天风倘可乘:如果上天能乘风而去,到玉井游玩。天风,指自然风力。乘,乘船或乘风。玉井,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北。
【赏析】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这首诗写于公元1207年(乾道三年),当时他已六十六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虽已退居家乡多年,但壮志不已,常怀忧国之情,故有此作。
开头两句,点明时节和环境。秋天的夜晚,秋风凛冽,露水浓重。
三四两句,描写自己的心情。“放翁澹无事”,说自己过着闲散的生活,心情舒畅愉快;“乐此清夜永”,觉得这个清静的夜晚很长,很惬意。这两句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境。
五六两句,写鹰击长空。“饿鹰栖不稳”,形容其凶猛威猛;“劲翼起东陵”(东陵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则说明这只饥饿的雄鹰振翅高飞,要去寻找食物了。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七八两句,写湖边的柳树。“湖边千树柳”,写景生动形象;“何处寄幽影”,写景含蓄而富有韵味。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寂寞。
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人生寓宇内,俯仰一炊顷”,意思是说,人生就像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一样,一眨眼就过去了;“此心无愧负,箪食均五鼎”,意思是说,我的心没有什么可愧疚的,我的饮食很简朴,但与那些达官贵人相比,并没有什么差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坦然和超然,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担当重任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夜晚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同时,它也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崇高品质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