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
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
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
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
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
汝勤挟策乃堪笑,且共饭豆羹秋葵。

【注释】

秋晴:秋天晴朗。

抵暮:直到日暮。

戏示儿子:开玩笑地给儿子看。

老翁七十如童儿:七十岁的老人,像小孩子一样顽皮不拘。

置书不观事游嬉:放着书不看,只顾游玩玩耍。

垒瓦:堆积瓦片,建造塔。

埋盆:挖个坑把盆放进去作为池塘。

青蒲红蓼共掩映:青青的蒲草、红花蓼花相衬映,互相映照。

病棕瘦竹相扶持:枯黄的棕榈、瘦竹相互扶持,互相依偎。

衰颓已作老骥卧:衰败颓唐已经象年迈的千里马那样躺下休息了。

来往尚如黄犊驰:来来往往还象小牛犊一样奔跑。

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只求自己活着没有祸害,不要管老了还能活多久。

汝勤:你勤奋(指读书)。挟策:拿着书卷。

堪笑:值得嘲笑,讥讽。

且共饭豆羹秋葵:暂且共享吃豆羹和秋葵吧。

【赏析】

这是一首自娱诗。全诗从写景入手,通过描写园中景物,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喜爱与乐观态度,以及对自己年老体衰的豁达胸襟。

首联“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是说七十岁的老人,就像小孩子一样玩乐。这里以儿童的天真无邪来比喻老年的欢乐心情。

次联“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则是说堆起砖石造起了假的塔,挖个坑当池塘。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园林里尽情游乐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闲适心境。

第三联“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是说青绿的蒲草与红花的蓼花相映成趣,枯萎的棕榈与瘦长的竹子相互依傍。这一联诗描绘了园林中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掩映”、“扶持”都是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和情趣。

第四联“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是说衰老已经如同老马那样躺着休息了,但仍然能像小牛犊一样自由奔放。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园林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衰颓”、“卧”、“老骥”、“往来”等词语都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感慨和自我调侃的态度。

第五联“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是说只要知道身体还存在就没有祸害,不要管老健能活多久。这一联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豁达心胸。这里用“百无害”来形容自己的健康无忧,用“能几时”来反问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可以享受美好的人生。这种表现方式既幽默又深刻,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最后一句“汝勤挟策乃堪笑,且共饭豆羹秋葵”,是说你要努力学习的话真可笑,咱们还是一同享用豆羹和秋葵吧。这是对儿子的劝勉和关爱之情。这里的“勤挟策”指的是勤于读书,而“饭豆羹秋葵”则是一种简单朴素的饮食方式。这一联诗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能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享受美好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园林中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出作者豁达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哲学。它不仅是一首自娱之作,也是一首具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