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非不荣,霜霣万叶枯。
朋友岂我弃,渐远势自疏。
中夜起太息,发箧觅旧书。
尘昏蠹蚀损,行缺字欲无。
一读色已变,再读涕泪濡。
卷书置箧中,宁使饱蠹鱼。
诗句如下:
庭树非不荣,霜霣万叶枯。
译文:庭院中的树木虽然茂盛,但是在寒霜的侵袭下,它们也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最终都枯萎了。
赏析:
这句诗以庭树为引,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庭树本应茂盛,然而在寒霜的侵袭下,却无法抵挡岁月的侵蚀,最终都枯萎了,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无奈。
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第二首:
朋友岂我弃,渐远势自疏。
中夜起太息,发箧觅旧书。
尘昏蠹蚀损,行缺字欲无。
一读色已变,再读涕泪濡。
卷书置箧中,宁使饱蠹鱼。
译文:朋友难道会抛弃我吗?我们之间的感情逐渐疏远了。我在夜里醒来,不禁叹息,打开箱子寻找那些旧书。这些书籍因为灰尘和蛀虫的侵蚀而变得破旧不堪,字迹也模糊不清,甚至有些已经消失不见了。我再次阅读时,发现那些褪色的文字让我泪流满面。最后,我只能将那些破损的书籍放入箱子里,任凭它们被虫子吃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变迁的无奈和哀伤。诗人通过描述朋友之间的疏远和书籍的破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物质世界的变迁。诗人感叹于友情的变化,同时也对书籍的损坏表示出了深深的惋惜。整首诗充满了悲凉的气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