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
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
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
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
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
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
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袪。
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
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
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

箕卜

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

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

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

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

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

诗句解释:

  1. 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孟春指的是春季的开始,这里用“百草灵”来表示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古俗迎紫姑,紫姑是传说中的一种神灵,人们会在春天的时候迎接她,祈求丰收和平安。这里的“迎”指的是祭祀和祈求神灵保佑。
  2. 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厨房里取出竹制的簸箕,上面覆盖着妇人的裙子和袖子。这里的“取”指的是从厨房里拿出。竹簸箕是用来装东西的工具,而妇人的裙子和袖子则是用来包裹簸箕的。
  3. 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孩子们在旁边帮助扶着簸箕,并插入笔来书写祝福的话语。这里的“竖子”指的是孩子们,而“夹扶持”则描述了孩子们帮忙扶着簸箕的情景。
  4. 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忽然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簸箕中出现,很快就能回答出来,不需要很久的时间。这里的“俄若有物凭”指的是突然之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簸箕中显现出某种迹象或者答案。
  5. 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难道一定要考试得中吗?只是开怀一笑而已,相互娱乐一番罢了。这里的“岂必考中否”指的是不必过于担心考试的结果,而是应该以轻松的心态面对。
  6. 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有时候也会创作一些诗歌,并且根据需要提供酒食。这里的“诗章”指的是创作的诗歌,而“酒食随所须”则表达了诗人会根据情况随时提供酒食给客人享用。
  7. 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袪。兴致阑珊时忽然告辞离去,又有谁会抓住衣袖不放。这里的“兴阑”指的是兴致已经消退,而“执其袪”则形容有人想要抓住衣袖不放的行为。
  8. 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拿着簸箕交给烧火做饭的丫鬟,然后放下笔躺在墙角落休息。这里的“持箕畀灶婢”指的是把簸箕交给了正在烧火做饭的丫鬟,而“弃笔卧墙隅”则描述了放下笔之后休息的场景。
  9. 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桌椅也已经收拾好了,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水果和蔬菜。这里的“几席”指的是桌子和椅子,而“狼藉”则表示它们被收拾整齐了。
  10. 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这些纷扰究竟有什么益处呢?人和鬼都是一样的愚蠢。这里的“纷纷”指的是纷乱和杂乱无章的事物,而“人鬼均一愚”则表示无论是人类还是鬼神,都同样愚蠢无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