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已可知,牙齿今复落。
十步或再休,啜粥不及勺。
身依一蒲团,壁挂两芒屩。
对客辄坐睡,有问莫能酢。
念昔少壮时,心慕宦游乐。
初登平津馆,晚入征西幕。
雨暗骆谷烽,霜清散关柝。
登高望中原,气已吞雍雒。
宁知事大谬,憔悴理征橐。
单车去梁益,健席下沔鄂。
还朝见故人,大马黄金络。
后来固多士,鹓鹭照台阁。
婆娑郎吏间,只自取嘲噱。
历思从来事,无铁可打错。
幸得还故园,快若解束缚。
闾里通有无,情厚不为薄。
泥行事春耕,日曝毕秋穫。
隔墙唤邻翁,浊酒聊共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书感》。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解:

  1. “头颅已可知,牙齿今复落。”
  • 注释:指年事已高,衰老。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岁月流转、衰老无力的无奈感受,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1. “十步或再休,啜粥不及勺。”
  • 注释:形容生活困顿,连最基本的饮食都无法保障。
  • 赏析: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窘迫情况,体现了他内心的焦虑和无助。
  1. “身依一蒲团,壁挂两芒屩。”
  • 注释:形容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财物。
  • 赏析:通过描写简朴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和超脱。
  1. “对客辄坐睡,有问莫能酢。”
  • 注释:形容人过于疲惫,以至于无法应对他人。
  • 赏析:展现了诗人因生活压力过大而变得颓废无力的状态。
  1. “念昔少壮时,心慕宦游乐。”
  • 注释:回忆起年轻时渴望功名利禄的心态。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过去辉煌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1. “初登平津馆,晚入征西幕。”
  • 注释:指年轻时曾在朝廷任职。
  • 赏析:表现了诗人年轻时的志向和抱负。
  1. “雨暗骆谷烽,霜清散关柝。”
  • 注释:形容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忧虑。
  1. “登高望中原,气已吞雍雒。”
  • 注释:站在高处远眺中原地区,感叹国家的衰败。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
  1. “宁知事大谬,憔悴理征橐。”
  • 注释:不知道处理国政是多么错误的事情,身体已经疲惫不堪。
  • 赏析:揭示了诗人对于自己职责的失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1. “单车去梁益,健席下沔鄂。”
  • 注释:乘坐马车离开梁州到益州,旅途中换了地方。
  • 赏析:反映了诗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的辛酸。
  1. “还朝见故人,大马黄金络。”
  • 注释:回到朝廷见到老朋友,马匹装饰华丽。
  • 赏析:虽然生活艰难,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尊严。
  1. “后来固多士,鹓鹭照台阁。”
  • 注释:后来有很多有才能的人出现,像鸾鸟一样在朝堂上飞舞。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人才济济的盛世景象的欣慰和自豪。
  1. “婆娑郎吏间,只自取嘲噱。”
  • 注释:在官员之间徘徊不前,只能自嘲自讽。
  • 赏析: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失意和无奈。
  1. “历思从来事,无铁可打错。”
  • 注释:回顾过去的事,没有错误的决策。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决策的自信和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1. “幸得还故园,快若解束缚。”
  • 注释:幸运地回到故乡,感觉就像解开了束缚一样。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喜爱和对故乡的依恋。
  1. “闾里通有无,情厚不为薄。”
  • 注释:邻里之间互通有无,情谊深厚而不薄待。
  • 赏析: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认同。

总结: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他的一生从繁华到落魄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刻,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和社会责任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