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美仙去三十年,一念及之常怅然。
秋窗忽梦接颜色,万里老鹤归辽天。
赠诗温其似玉瓒,我亦粗识关雎乱。
建安黄初不足言,笔端直觉无秦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作于甲子年(844)秋八月丙辰日。诗中描绘了诗人梦中与刘韶美相见的情景,以及他对刘韶美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释:

1. 韶美仙去三十年,一念及之常怅然。(注释:刘韶美已经离开人世三十年了,每当想到她,总是感到惆怅。)

  • “韶美”指刘韶美,是古代的一位美女。
  • “仙去”意味着她已经去世或离世。
  • “三十年”表示时间跨度长,表明两人之间有长时间的交往。
  • “一念及之”意为一旦想起她就感到悲伤。
  • “常怅然”表示经常感到惆怅。

2. 秋窗忽梦接颜色,万里老鹤归辽天。(注释:秋天的窗户突然梦见了她,就像万里之外归来的老鹤一样。)

  • “秋窗”指的是秋天的窗户。
  • “接颜色”形容梦中见到刘韶美的容貌和神态。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老鹤归辽天”用比喻的方式描述自己仿佛看到一只老鹤飞回遥远的故乡。

3. 赠诗温其似玉瓒,我亦粗识关雎乱。(注释:她的赠诗像玉石一般温润,我也略知《关雎》中的乱伦之乱。)

  • “赠诗”指的是刘韶美的诗歌。
  • “温其”形容诗歌的温暖和柔和。
  • “似玉瓒”用玉石比喻诗歌的质地温润、精美。
  • “关雎乱”是指《诗经》中的《关雎》篇。
  • “关雎”是一首表达男女情感的经典篇章。
  • “粗识”意为只是略微了解。
  • “乱”在这里可能指情感的混乱或复杂。

4. 建安黄初不足言,笔端直觉无秦汉。(注释:建安年间黄初时期的文学成就不值得一提,我的笔端直觉达到了无法与秦汉时期相比的高度。)

  • “建安黄初”是指东汉末年的建安年间和黄初年间。
  • “不足言”表示不值得过多讨论。
  • “笔端直觉”指通过文字直接表达出的感觉或意境。
  • “无秦汉”表示达到了与秦汉时期相同的高度,甚至更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梦境和赠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已故美人刘韶美的深深怀念。诗人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与刘韶美的梦境,将她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念及之”和“我亦粗识关雎乱”等词句,透露出对刘韶美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真挚,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