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学圣人,斯须不容苟。
百年乐箪瓢,千载仰山斗。
家庭盛弦诵,父子相师友。
但令书种存,勿愧耕垄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此诗是作者对学童读书生活的一种赞美。全诗共四句,第一、二句写学童的生活态度,第三、四句写学童的家风家教,最后总结学童的生活态度。
“学者学圣人”的意思是:学者学习圣人。“斯须不容苟”的意思是:片刻之间不允许懈怠。“百年乐箪瓢”的意思是:终身乐于简朴的生活。“千载仰山斗”的意思是:千年之后人们仍仰望像北斗一样的人。这两句都是对学童的学习态度的赞颂。“家庭盛弦诵”的意思是:家庭中充满了诵读之声。“父子相师友”的意思是:父子互相教学、相互友爱。后两句是说家庭风气好,学童们能继承优良的家风。“但令书种存,勿愧耕垄亩”意思是:只要把学问当作种子保存下来,就不会辜负耕耘田亩的努力。这是对学童的勉励之辞。
【答案】
(1)诗人赞扬学童们刻苦学习的态度。
(2)“学者学圣人”:学圣人的学问。“斯须不容苟”:片刻之间不允许懈怠。
(3)“百年乐箪瓢”:“百年”指人的一生或整个时代;“箪瓢”是古代用来盛饭的竹器和盛水的葫芦瓢。
(4)“千秋仰山斗”,意思是:千年之后人们仍仰望像北斗一样的人。这里用来形容孔子。
(5)“家庭盛弦诵”:家里经常有琴瑟声和诵读的声音,“弦诵”代称读书,“父师”是父亲的老师。
(6)“父子相师友”:父亲和儿子互相教导学习,“师友”是朋友的意思。
(7)“但令书种存”,意思是:只要能将学到的书本保留下来,“勿愧耕垄亩”,意思是:不要辜负辛勤耕作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