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梅日,云脚垂到地。
芬香小麦麨,展转北窗睡。
甲夜闻雨声,起拜造物赐。
三登于此卜,一饱可坐致。
语儿高尔囷,戒妇丰尔馈。
击壤歌太平,门无督租吏。
【注释】
- 入梅:进入梅雨季节。
- 云脚:云的边缘或边缘的线条。
- 芬香小麦麨(mǐn):麦子的气味很香。
- 展转:翻来覆去。
- 造物:自然的造化。
- 三登:多次登临,多次游览。
- 高尔囷(qūn):形容粮食堆得高高的,像山冈一样。
- 丰尔馈:给你们丰盛的食物。
- 击壤歌太平:用土块击打唱歌,歌颂天下太平。
- 门无督租吏:家中没有催收赋税的官吏。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全诗通过描写农民在梅雨季里的日常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农家日常劳作的描写,展现了农民辛勤、朴实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句“今年入梅日,云脚垂到地。”描绘了农民在梅雨季节里劳作的情景。梅雨季节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农民们在这个时候需要忙于农事活动。这里的“云脚”是指乌云的边缘,象征着天气的变化无常。而“垂到地”则形象地描述了乌云覆盖地面的景象。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农民在梅雨季节里劳作的艰辛,也展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第二句“芬香小麦麨,展转北窗睡。”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民在劳作后的休息状态。这里的“芬香”指的是小麦散发出来的香气,而“展转”则是形容农民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样子。这句诗通过描绘农民们在劳作后的休息状态,展现了他们的辛劳与疲惫,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第三句“甲夜闻雨声,起拜造物赐。”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在梅雨季节里的精神寄托。这里的“甲夜”指的是农历五月初一之夜,是传统的祭祀日。农民们在这个夜晚听到了雨声,于是起来向神灵祈求赐予丰收。这句诗通过描绘农民们在梅雨季里的祭祀活动,展现了他们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第四句“三登于此卜,一饱可坐致。”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在梅雨季里的收获场景。这里的“三登”指的是多次登上山坡进行收割,而“一饱可坐致”则表示农民们通过努力可以收获丰盛的粮食。这句诗通过描绘农民们在梅雨季里的收获场景,展现了他们辛勤劳作的成果,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满足与幸福。
第五句“语儿高尔囷(qūn),戒妇丰尔馈。”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与责任。这里的“语儿”指的是教导孩子,而“高尔囷”则表示粮食堆积如山丘般高高耸立。这句诗通过描绘农民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与责任,展现了他们对家庭和孩子的责任与关爱之情。
最后一句“击壤歌太平,门无督租吏。”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的生活状态与心态。这里的“击壤”指的是用土块击打唱歌,表达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而“门无督租吏”则表示家中没有催收赋税的官吏。这句诗通过描绘农民们的生活状态与心态,展现了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盛世的追求。整首诗通过描绘农民们在梅雨季里的日常生活、劳作、收获、家庭等各个方面,展现了他们辛勤、朴实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