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落不废嚼,足跛尚能履。
书生之所遭,侥幸有如此。
自知穷事业,元不直杯水。
徒行若车安,蔬食如肉美。
或时得斗酒,亦复招邻里。
不肯歌乌乌,行矣呼起起。

解析与赏析:

诗句释义:

  1. 对酒作:面对酒意进行创作或表达。
  2. 齿落不废嚼:尽管牙齿脱落,但仍然能咬东西。
  3. 足跛尚能履:即使脚有残疾,但仍能行走。
  4. 书生之所遭:作为书生(读书人)所遭遇的苦难或挑战。
  5. 侥幸有如此:幸运的是有这样的经历。
  6. 自知穷事业:知道自己在事业上并不成功或没有成就。
  7. 元不直杯水:原本不值得一杯酒的价值。
  8. 徒行若车安:徒行如同乘坐马车那样轻松。
  9. 蔬食如肉美:简单的食物也被视为美味。
  10. 或时得斗酒:有时能得到一斗酒。
  11. 亦复招邻里:也能吸引邻居来聚。
  12. 不肯歌乌乌:不愿意唱歌或吟诗。
  13. 行矣呼起起:继续前行并高呼口号。

译文:

面对酒意我挥洒文字,
即便牙齿掉光了还能咀嚼。
虽然腿脚不便但仍能行走,
身为书生却历经艰难挫折。
幸运地拥有这样的经历,
我深知在事业上毫无建树。
原本不值得一杯酒的价钱,
徒行就像乘坐马车一样惬意。
简单食物也视为美味佳肴,
偶尔也能获得一斗美酒。
不愿歌唱或吟诗抒发感慨,
继续前行并高声呼喊口号。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描述一个书生的生活困境与乐观态度,体现了诗人的坚韧和豁达的人生哲学。首联通过“对酒作”引入主题,展示了即使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文思泉涌的状态。接下来的每一句都用具体的生活情景描绘了一个充满挑战但不失积极乐观的人物形象。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物象(如牙齿、食物、步行)来隐喻人生境遇和心理状态。诗人以朴素无华的文字,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这种表现手法使诗歌不仅具有艺术美感,还富含深刻的哲理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