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
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
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

注释:

熏蚊效宛陵先生体:模仿宛陵先生的做法,用熏蚊的方法驱赶蚊子。

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在水乡泽国,夜晚常有蚊子飞舞。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挥动扇子也驱赶不了蚊子,只好烧艾草来赶走蚊子。

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与其忍受蚊子的骚扰,还不如采取忍耐的态度,让蚊子自然离去,因为蚊子太多了。

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宁愿听见那些心胸宽广的君子,因为他们会因此而变色(即变得愤怒),就像蚊子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蚊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琐事烦扰的感慨。首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就点明了主题,指出在水乡泽国,晚上常常有许多蚊子飞舞。第二句“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则描绘了作者面对蚊子困扰时的反应,尽管挥动扇子也无法赶走蚊子,只好用焚烧艾草的方式来驱赶蚊子。第三句“不如小忍之,驱逐吾已隘”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蚊子困扰的看法,认为与其忍受这种烦扰,还不如选择忍耐,让蚊子自然离去。最后一句“宁闻大度士,变色为蜂虿”则以蚊子为例,比喻那些心胸宽广的君子,他们可能会因此而变色,表现出对蚊子的愤怒。整首诗通过咏物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琐事烦扰的感慨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