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生虽拱把,鲜不困斧斤。
枯朽亦可全,又以芗故焚。
嘉禾终铚艾,岂独草见耘。
此理讲已熟,要当尊所闻。

诗句解释

1 木生虽拱把,鲜不困斧斤:树木虽然只有几寸高,但仍然难逃被砍伐的命运。这里的“拱把”指的是树木的高度,而“鲜不困斧斤”则表达了即使树木很矮小,也难以幸免于难。

  1. 枯朽亦可全,又以芗故焚:即使是枯萎腐朽的树木,也可以得到保全,这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如香气)使得人们不忍心伤害它。这里的“芗”指的是一种植物的香气。
  2. 嘉禾终铚艾,岂独草见耘:庄稼中的好品种(嘉禾)和杂草(铚艾)最终都会被人收割,这说明无论是什么,最终都会被人利用。这里的“耘”是指耕种。
  3. 此理讲已熟,要当尊所闻:这个道理已经很成熟,我们应该尊重并接受这些知识。这里强调了知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译文

  1. 树木尽管只有几寸高,但仍难以避免被砍伐的命运。
  2. 即使是枯萎腐朽的树木,也可以得到保全,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香气)让人们不忍心伤害它。
  3. 无论是好品种还是杂草,最终都会被人收割,说明无论什么都会被利用。
  4. 这个原理已经非常成熟,我们应当尊重并接受这些知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首先,诗人以树木为例,指出即使是微小的植物也难以逃脱被砍伐的命运,这反映了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对自然的征服。接着,诗人又转向农作物,指出即使是好品种和杂草最终也会被收割,这说明无论什么都会被利用。最后,诗人总结说这个道理已经非常成熟,我们应该尊重并接受它。这样的结构既简洁又深刻,既有形象又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