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香亭下新开萼,半是夭桃半是梅。
旧说武陵源上去,今疑大庾岭边来。
人闲亭上醒还醉,夭暖墙头落又开。
宾客笑谈民鼓舞,不知何者号春台。
【注释】
野香亭:位于江西大庾岭上。
新开萼:指春花盛开。萼,花瓣。
夭桃:指桃花。夭,美好。
梅:指梅花。
旧说武陵源上去,今疑大庾岭边来:指从大庾岭上来的人常说武陵的源头是去处。“武陵源”即武陵山。
醒还醉:意谓饮酒之后又清醒又迷醉。
夭暖:娇艳。
落又开:指花儿随风摇曳,时开时落。
宾客笑谈民鼓舞:指人们欢歌跳舞。
何者号春台:不知道什么叫做春天。
【赏析】
诗写在风景如画的大庾岭上新建的野香亭。诗人对新亭美景的欣赏,有其独到之处。
“野香亭下新开萼,半是夭桃半是梅。”首联两句,写春光明媚,百花争艳之景。“野香亭”,指建在山上的一座亭子。“新开萼”,是指刚刚开放的花蕾。“半是夭桃半是梅”,是指野香亭下的花,有桃花也有梅花。这一句写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盎然的气氛。
颔联两句“故说武陵源上去,今疑大庚岭边来。”写诗人对这座野香亭的向往之情。“故说”,过去的说法;“今疑”,现在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这个地方既像武陵的源头一样美丽,又有像大庚岭一样雄伟壮丽的景象。
颈联两句“人闲亭上醒还醉,夭暖墙头落又开。”描绘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之情。这里的“人”指的是游客或者文人。“亭上”指的是亭子上;“夭暖”指的是娇艳、鲜艳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里的“醒”和“醉”是形容诗人的情感状态;“夭暖墙头落又开”则是形容花儿随风摇曳,时开时落的情景。
尾联两句“宾客笑谈民鼓舞,不知何者号春台。”描绘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宾客”指的是游客或者文人;“民鼓舞”指的是人民欢快地跳着舞;“不知”则表明诗人对此并不知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里的“春台”是指春天的象征。诗人认为,这片美景就像是春天的象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首诗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