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子隔江海,浩然时已秋。
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
发白犹搜句,时清尚旅游。
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

诗句释义:

  1. 念子隔江海,浩然时已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儿子的深切思念,以及季节已经从春天过渡到秋天。”念子”说明诗人对远方的儿子充满挂念。
  2. 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这句描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一个位于高墙之内的庭院或高楼,而他的亲人在遥远的他乡,可能正在靠近水域的地方居住。
  3. 发白犹搜句,时清尚旅游: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头发变白),但仍然勤奋写作,追求文学上的卓越。同时提到“时清”即时世清明,适合外出旅游。
  4. 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至于夜深人静之时难以安眠。”孤舟”可能指作者自己,也可能是指他的孩子,暗示着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种归家的渴望。

译文:

秦中感怀寄江外
思念着你隔着长江大海,已是深秋时节。
蝉声在门外的树上响,我在水边的楼阁。
白发依旧勤于搜肠刮肚,此时清明时节还喜欢旅游。
深夜里我思绪万千,睡不着觉只能望着孤独的小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人深深思念之情的作品。首句“念子隔江海,浩然时已秋”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因为思念而感到寂寥。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画面。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即使年岁已高,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种坚持和努力的态度让人感动。最后两句则更加深化了诗歌的情感,通过“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