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天子开千龄,六龙飞天动潜鳞。
东嘉先生初召对,不欺之论惊廷臣。
谁令浮云蔽白日,脱帻归来环堵室。
巍巍乌府忆霜简,凛凛螭坳有椽笔。
魏公眼力无馀子,与公周旋岂其死。
请公细读不欺铭,一字之褒如鲁史。

【注释】

  1. 隆兴天子:指宋理宗,字道夫,宋度宗长子,即位后改元隆兴。开千龄:开启千年之治。六龙飞天:指宋理宗在位期间,有感于天下太平,曾自比为汉武帝。
  2. 东嘉先生:指张栻,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与朱熹齐名,世称朱张。初召对:被皇上召入朝中,进行面谈。不欺:没有欺骗。
  3. 谁令浮云蔽白日:意指是谁使朝廷上奸佞当道,遮蔽了皇帝的圣明?
  4. 脱帻归来环堵室:意指张栻因直言进谏而被罢官归乡,回到家乡仍不改其志,仍以读书教人为业。
  5. 巍巍乌府忆霜简,凛凛螭坳有椽笔:意指想起昔日在京城任职时,面对的是高耸入云的官府,而自己则如寒松一样挺立,不畏强权。
  6. 魏公眼力无馀子:意指当时的宰相赵雄(魏公)具有过人的洞察力,他的眼光独到,无人能及。与公周旋岂其死:意指赵雄虽然身处高位,但依然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品质,不愿为权势所动。
  7. 请公细读不欺铭:意指希望张栻能够仔细阅读这篇铭文,从中领悟其中的道理和精神。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以历史典故为依托,抒发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对现实的不满。
    首联“隆兴天子开千龄,六龙飞天动潜鳞”,描绘了宋理宗时期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六龙飞天,暗喻朝廷的繁荣昌盛;潜鳞动地,则形容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盛世景象的喜爱之情。
    颔联“东嘉先生初召对,不欺之论惊廷臣”,描述了张栻被召回朝廷进行面谈的情景。张栻直言进谏,敢于直斥朝政,使得朝中大臣震惊不已。这两句诗展现了张栻的正直品质和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颈联“谁令浮云蔽白日,脱帻归来环堵室”,表达了诗人对于奸佞当道、蒙蔽圣明的愤慨之情。张栻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回故里,但他并未因此改变其志向,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两句诗体现了张栻的坚韧不拔和坚定信念。
    尾联“巍巍乌府忆霜简,凛凛螭坳有椽笔”和“魏公眼力无馀子,与公周旋岂其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的期望和对赵雄的高度赞扬。魏公眼力无馀子,意指赵雄具有过人的政治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与公周旋岂其死,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正义事业的坚持和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于公正政治的期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敢于直言、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坚定的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