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休休歇歇,休休歇歇无分别。千般要妙万般玄,只是教人各休歇。
既能休,复能歇,一切情缘皆断绝。饥餐渴饮困时眠,万死千生没交涉。
古圣贤,及明哲,一性绵绵周浩劫。光明相照合真空,休歇之馀更无别。
地狱种,作冤业,六识炽然如火热。立我争人昧休歇,甘受碎身并拔舌。
休与歇,真口诀,无愚无智无工拙。从上师真只恁修,不遇知心谁肯泄。
休非休,歇非歇,大用现前无扭捏。主张元化绝形踪,囊括虚空超起灭。
亦无休,亦无歇,歇歇休休皆强说。欲知真歇与真休,一轮皎洁中秋月。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每个诗句:
第一句:休歇歌
- 注释和赏析:“休”和“歇”是诗歌的主题,表达了停止和休息的意思。这两句诗可能意味着在某种情境或活动中暂停下来,进行思考或休息。
第二句:休休休歇歇,休休歇歇无分别
- 注释和赏析:这句诗描述了一种完全的放松状态,没有区分和分别。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净化,让心灵归于平静。
第三句:千般要妙万般玄,只是教人各休歇
- 注释和赏析:这里的“要妙”和“玄”,暗示了深奥的道理或智慧。而“各休歇”则是一种普遍的建议,即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放下,不再执着于某些事物。
第四句:既能休,复能歇,一切情缘皆断绝
- 注释和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修心养性”的重要性。通过停止和休息,人们可以断绝所有的情感纠葛和烦恼,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第五到第八句:古圣贤,及明哲,一性绵绵周浩劫
- 注释和赏析:这里提到了古代圣贤和明哲的人,他们具有高尚的品质和智慧。而“一性”指的是超越生死、超越物质世界的本质。这一句强调了修行者追求的是超越生死的真理。
第九句:光明相照合真空,休歇之馀更无别
- 注释和赏析: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理想状态,即当人们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时,他们与宇宙的本源——真空(一种哲学概念)产生了共鸣。这种境界是纯净无暇的。
第十句:地狱种,作冤业,六识炽然如火热
- 注释和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痛苦的现实,即人们因为种种错误的行为(如同地狱中的种子一样)而遭受痛苦。同时,它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不要被情绪所左右。
第十一至第十四句:立我争人昧休歇,甘受碎身并拔舌
- 注释和赏析:这句话批评了那些为了争夺利益而争斗的人。这些人往往忽视了自己的修养和品德,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这种态度是不值得提倡的。
第十五句:休与歇,真口诀,无愚无智无工拙
- 注释和赏析:这句诗强调了真正的修行方法,即不依赖外在的形式和技巧,而是靠内在的修炼和觉悟。这种修行方式是真诚的,不会让人变得愚蠢或笨拙。
第十六句:从上师真只恁修,不遇知心谁肯泄
- 注释和赏析:这句话鼓励人们寻找一个真正懂得自己内心需求的人作为导师。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指导和支持,从而在修行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十七句:休非休,歇非歇,大用现前无扭捏
- 注释和赏析: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真正的修行不是表面的休息和停止,而是要有一种从容不迫、坚定自信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这种态度能够让人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实现自我提升。
第十八句:主张元化绝形踪,囊括虚空超起灭
- 注释和赏析: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追求更高境界的哲学思想。通过“元化”和“虚空”等词汇,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宇宙和人生本质的深刻理解。
第十九句:亦无休,亦无歇,歇歇休休皆强说
- 注释和赏析:最后两句再次强调了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刻意去休息或停止活动。相反,它要求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专注,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修行的目的。
这首诗通过对“休”和“歇”的反复运用,展现了修行者追求内心平静、超越世俗纷扰的过程。其主题在于引导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通过修行,人们可以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实现自我提升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