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崆峒寺,题名尚宛然。
存亡如昨日,筋力想当年。
祸福归玄鸐,晨昏听杜鹃。
此间无虎豹,好著养生编。

秋暮书怀

再登崆峒寺,题名尚宛然。 存亡如昨日,筋力想当年。

祸福归玄鸐,晨昏听杜鹃。 此间无虎豹,好著养生编。

【注释】

  1. 秋暮:秋天的傍晚。
  2. 再登:再次登上。
  3. 题名:指在崆峒寺壁上题写的诗名。
  4. 存亡:生死、利害。
  5. 筋力:指身体的力量或精力。
  6. 玄鸐:即鸐鸟,一种野鸡。
  7. 听杜鹃:相传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动听。此处借指杜鹃啼鸣。
  8. 养生编:指有关养生之道的书籍。
    【赏析】
    此为诗人重游崆峒寺时所题之诗,表现了他在山水之间流连忘返的心情和对人生哲理的体悟。
    首联“再到崆峒寺,题名尚宛然”,表达了诗人重访故地,感慨万千的心情。他回忆起曾经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些美好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而现在,他已经回到了这个曾经留下过足迹的地方。这种对比让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同时也让他对过去的经历充满了怀念之情。
    颔联“存亡如昨日,筋力想当年”,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生死的思考。诗人认为,无论是生与死、成功或失败,都是如此短暂而短暂,就像昨天一样。同时,他也在思考着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叹自己已经不再年轻,需要珍惜每一天,好好地度过每一刻。
    颈联“祸福归玄鸐,晨昏听杜鹃”,则是对生命无常的另一种诠释。他认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如同玄鸐鸟的叫声一样无法预测和控制,而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都伴随着杜鹃鸟的哀鸣声,这些自然界的声音都让人感到生命的无常和珍贵。
    尾联“此间无虎豹,好著养生编”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他认为在这个和平宁静的环境中,没有危险和威胁,这正是一个养生的好地方。因此,他决定在这里过着悠闲的生活,好好地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的深深思索。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智慧,也传达了他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