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家门馆未应疏,舅氏多能作大夫。
才命淹回犹半刺,舟船缭绕向三吴。
兴公自有游山赋,郑老宁无过海图。
去国长年宜自爱,不须频叩步兵厨。
【注释】
外家门馆未应疏:舅氏门馆不应疏远。外门:指外姓。
淹回犹半刺:淹回犹,即淹留、徘徊不前的意思。半刺,半路而止的使者。
兴公自有游山赋:兴公,晋人谢安,有《游山诗》。
郑老宁无过海图:郑老,指郑玄,有《过海图》。
去国长年宜自爱:去国,离开故地或家乡;长年,长期在外;宜,应当;自爱,爱惜自己。
频叩步兵厨:步兵,指东晋大将刘牢之,他常在府中设食招待客人。
【赏析】
此诗是送庞舅的。首联写舅氏之贤能,颔联写舅氏之才高而志大(淹回犹半刺),颈联写舅氏之游山赋和过海图,末联嘱咐舅氏注意保重身体,不必经常到厨房来。
首句“外家门馆未应疏”,言舅氏门馆不应疏远,表明诗人与庞舅之间关系亲密,诗人对外甥十分关心,希望他能常回家看看。这两句从表意上看,似乎与下两联并无直接关连,但仔细品味,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舅氏”。因为这首诗的主旨正是赞颂外甥的才华和为人,所以诗人特意用“外家门馆”来代指外甥,以突出这一话题。
第二联紧承上联,进一步说明舅氏之贤能。“甥虽淹滞犹半刺,舟船缭绕向三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外甥虽然滞留在外多年,但仍然有才能,能够胜任官职。“才命淹回犹半刺”一句,是借用典故。据《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东方朔曾担任郡县属吏,后来辞官归家。又据《汉书·司马相如传》,司马相如曾为梁孝王门客,后因得罪被免官家居。“淹回犹半刺”,即取此典。这里的“半刺”,指的是任官。“舟船缭绕向三吴”,则是指舅氏的宦途一帆风顺,仕途通达。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舅氏的才高志大,而且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第三联是全诗的重点,写舅氏的游山赋和过海图。“兴公自有游山赋”,“兴公”指谢安,他是谢灵运的族兄。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谢安曾作《游西池》五首,其中的第四首写道:“景晨鸣鸡,严驾整驾,吾将欢兹春晖。林园无荒秽,容膝之所存。策勋戴德,二纪于今遂。卧喜晚起,孰云韶光少?”可见谢安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因此,这里用“兴公自有游山赋”来形容他的才情横溢。至于“郑老宁无过海图”,则是引用《宋书·礼志四》中的一句话:“郑玄尝著《周礼注》,以为‘天子建天官,先立司直’,郑玄注云:‘古者谓天官为司直。’……案郑玄《周礼注》曰:‘古者谓天官为司直也。”“过海图”,即指郑玄的《周礼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舅氏虽然没有写过海图,但是也一定很有学问。
尾联是劝慰之词。“去国长年宜自爱”,“去国”,指离开家乡。“长年”,指长时间在外。“自爱”,意为珍惜自己。这两句意思是说,你在外时间长,应该好好爱护身体,不要过于操劳。这是对舅氏的忠告,也是对舅氏的祝福。最后,诗人还特地叮嘱道:“不须频叩步兵厨”,意思是说你不要经常到我这儿来吃饭啊!“步兵”,指东晋大将刘牢之,他曾在府中设食招待客人。《晋书·刘牢之传》说他每次宴请宾客时都要亲自端饭,所以被人们称作“步兵”。这句诗既是对舅氏的提醒,也是对他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