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戴兮地不知,谁言南北与东西。
身眠大海须弥枕,石笋抽条也大奇。



天不戴兮地不知,谁言南北与东西。

身眠大海须弥枕,石笋抽条也大奇。

注释:

颂:这是一首赞美大自然的诗。

天不戴:天空没有遮盖。

地不知:大地不知道。

谁言南北与东西:谁说南北和东西有界限呢?

身眠大海须弥枕:身体像在大海中的须弥山一样,安稳地睡在那里。

石笋抽条:石笋从石头里冒出来,形成了一根根的竹子。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题,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天不戴兮地不知”,以天空和大地为比喻,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天空无边无际,大地辽阔无比,它们似乎都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生动,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广阔与神秘。

第二句“谁言南北与东西”,则是对前一句的延续。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谁说南北和东西是有界限的呢?”这句话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第三句“身眠大海须弥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像在大海中的须弥山一样,安稳地睡在那里的情景。这里的“须弥”指的是佛教中的一座山峰,象征着高远与稳定。通过这个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一句“石笋抽条也大奇”,则是对前几句的总结。诗人通过对石笋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这些石笋从石头里冒出来,就像一根根的竹子一样,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这种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为题材,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韵律感和画面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