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缄固尔寓弦歌,不是知音不肯过。
夫子闻之方莞尔,未知言偃意如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非礼勿视,非义勿听,非望勿言,非信勿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定时去复习它,不也很高兴吗?”
孔子在河边说:“流逝的时间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着 。”
不看不适宜看的东西,不听不适宜听的声音,不说不适宜说的话,不做不适宜做的事。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短处就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
君子能够和谐地和别人相处,但并不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的和别人保持一致,却并不和谐。
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反复练习实践呢?
赏析:
《论语绝句》是宋代张九战的作品,共一卷。该作品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释了关于承诺的真谛。强调了承诺的重要性和践行承诺的必要性。诗中指出不能轻视承诺,这体现了古人对信守诺言的看重。只有真正去行动,将所说的付诸实践,那才是真正的承诺,光说不做只是空洞的言语,并不能代表真诚。它以通俗的语言警示人们要重视承诺并努力践行,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子曰”部分引出了《论语》中孔子的一些教诲,通过引用孔子的言论,展现了他的思想精髓。这里的“子曰”并非指孔子本人,而是后来学者为了便于学习和传承而采用的一种说法。这种表述方式不仅有助于理解《论语》的内容,也使得这些思想能够广泛传播。
“逝者如斯夫”,此句来自《论语·子罕》,表达了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在这里,它被用来表达时间的不可逆转性以及我们应该珍惜时光的道理。同时,这也反映了孔子对于事物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关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意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总能学到很多东西。这句话鼓励我们要积极向身边的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在最后两段中,“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意味着每天都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这种自我反省的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