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人唯诺亦寻常,彼此如何较短长。
自是旁人不曾识,指为鸣凤在朝阳。
【注释】
论语:儒家经典《论语》的简称。
门人:弟子的门徒,这里指孔子的弟子们。
唯诺(wěi nuò):顺从的样子。
自是:自然就是。
旁人:别人。
不曾识:没有认识清楚。
鸣凤在朝阳 :比喻有才华的人得到重用。鸣凤,喻指贤才。朝阳,喻指贤才得遇明主。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第一、二句是说孔子弟子们唯诺顺从,彼此之间没有什么短长之分。第三、四句是说这些弟子们都是旁人所不识的贤才,他们就像那在朝霞中鸣叫的凤凰一样,等待着有人发现他们的才能和德行。
首句“门人唯诺亦寻常”,开门见山,以“寻常”二字点明主旨,表明孔子弟子们都是些唯诺顺从之人,不足挂齿。次句“彼此如何较短长”,承上启下,表明这些弟子们之间并没有长短之分,他们都是平常之人。
第三、四句“自是旁人不曾识,指为鸣凤在朝阳”,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孔子弟子们的赞赏之情,又揭示了作者的深刻见解。他认为这些弟子们都是些有才华的贤才,只不过由于旁人不识而没有得到重用。他希望有人能够发现这些贤才并重用他们。
这首诗通过描写孔子弟子们唯诺顺从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善于发现和重视身边的人才,不要因为种种原因而忽略了这些贤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