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岁看花遍上都,谓宜东序著河图。
亭亭玉树风前皎,浩浩璇源夜半枯。
自是死生存定数,绝怜神骏蹶长途。
此行不返神清洞,应抗龙髯去鼎湖。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赵秋晓的深情厚意。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蚤岁看花遍上都,谓宜东序著河图。
    蚤岁:早年的时候。看花:欣赏花的美丽。都:指大都,这里泛指京城。
    谓宜:认为应该。东序:东方的座位或方位。著:放置。河图:指《河图》,一种古老的神秘图案,可能象征着吉祥和智慧。
  2. 亭亭玉树风前皎,浩浩璇源夜半枯。
    亭亭玉树:形容树木高大挺拔,如同玉石般美丽。风前:风中。皎:明亮。
    璇源:传说中的龙脉之源,可能是指某种神秘的力量或宝物。夜半:深夜。
  3. 自是死生存定数,绝怜神骏蹶长途。
    自是:本来就是。生定数:指生死轮回的定数。
    绝怜:非常可怜。神骏:指神马或神骏之物。蹶长途:跌跌撞撞地走很长的距离。
  4. 此行不返神清洞,应抗龙髯去鼎湖。
    此行:这次的行动。不返:不会返回。神清洞:一个神秘的洞穴或仙境。应抗:应该抵抗或反对。龙髯:指龙须,古代传说中龙的胡须可以变成云雨滋润大地。去鼎湖:指的是前往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即今天的蓬莱阁。

注释:

  1. 在早年的时候就欣赏过花朵,认为这些花朵适合放在东方的位置上,就像《河图》一样代表着吉祥和智慧。
  2. 站在高高的玉树上,风一吹就变得明亮如洗;而在夜晚,它突然变得干涸,就像传说中的龙脉之源。
  3. 本来就应该死去或者活着都是命中注定的;我非常可怜那些能够跃过长途跋涉的神马或神骏之物。
  4. 这次行动不应该回来,应该像龙的胡须一样,去到那个传说中的仙境——鼎湖。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赵秋晓的英勇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意和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同时,诗歌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