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不汝去,澹兮绝言。春丽夏繁,秋疏冬瘦。霞雾融明,风驰雨骤。
孤楫横奔,牢屯巧镂。傲岸轩昂,清华润秀。对食临眠,排堂入牖。
效技汝前,虽劳不疚。山有佳泉,多灌尔囿。历石悬空,泠泠清漱。
如闻妙音,濯烦浴垢。不犹愈乎,卑议庸读。过耳增懑,入心善烦者乎。
山有修竹,汝园是植。静丽明鲜,端虚正直。如彼正人,扬言发色。
微风散碧,宵月镂白。不犹愈乎,市儿尘颜。敧眉鼓吻,佞笑浮言。
工为媚悦,善佞曲拳者乎。山有乔木,耸立而峙。端无媚姿,若对正士。
障雨蔽暍,千人所芘。微飙披拂,吹奏竽籁。不犹愈乎,蠕蠕鼠辈。
女黠儿娇,奴趋妾拜者乎。山有好鸟,清喉丽羽。引啸长鸣,群呼迭语。
夜管风弦,哀簧怨柱。不犹愈乎,巷歌里舞。促缩跳梁,颠妖淫污。
【注释】
端:美好。汝:你。澹兮:淡泊。绝言:不言。春丽夏繁,秋疏冬瘦:春天生机勃勃,夏天郁郁葱葱,秋天萧瑟,冬天萧条。霞雾融明,风驰雨骤:云霞缭绕,阳光明媚;狂风暴雨。孤楫横奔,牢屯巧镂:独自驾船疾行,巧妙的雕刻。傲岸轩昂:意气豪迈,神态高远。清华润秀:清新秀丽。对食临眠,排堂入牖:面对饮食而卧,进入屋中。效技汝前,虽劳不疚:在您面前尽力施展技艺,虽然劳累也无愧于心。山有佳泉,多灌尔囿:山上有美泉,可以灌溉你的园圃。历石悬空:历历在目的石头。泠泠清漱:清凉的泉水。如闻妙音,濯烦浴垢:如同听到美妙音乐,洗净心灵的污垢。不犹愈乎,卑议庸读:这不是很好吗?平庸之见又何足为虑。过耳增懑,入心善烦者乎:耳边听到的多了反而令人烦躁不已。不犹愈乎,市儿尘颜:这不是更好吗?庸俗的人总是被尘埃蒙蔽。敧眉鼓吻,佞笑浮言:歪着眉毛瞪眼,谄媚奉承。工为媚悦,善佞曲拳者乎:善于阿谀奉承,擅长讨好的人啊!山有乔木,耸立而峙:山上有高大树木,挺拔屹立。端无媚姿,若对正士:它没有妩媚的姿态,就像对待正直的人一样。障雨蔽暍,千人所芘:遮挡雨水,遮蔽烈日,庇护千人。微飙披拂,吹奏竽籁:轻微的风吹拂,吹奏竽声。不犹愈乎,蠕蠕鼠辈:这还不好吗?那些卑鄙无耻的家伙。女黠儿娇,奴趋妾拜者乎:那些狡诈可爱的女人,奴仆趋步,婢女叩拜的人啊!山有好鸟,清喉丽羽:山上有鸟儿,它们的喉咙清脆、羽毛美丽。引啸长鸣,群呼迭语。夜管风弦,哀簧怨柱:夜晚鸣叫歌唱,声音凄切哀婉。不犹愈乎,巷歌里舞:这不是很美好吗?街头巷尾歌声舞蹈。促缩跳梁,颠妖淫污:急忙躲闪,惊慌跳跃,邪恶放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写景来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自己的志趣。全诗以“友山”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山的自然景观和友人的高雅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及自己的高尚志向。
首联“端不汝去,澹兮绝言”,意思是说:你不必离开这里,这里淡泊宁静,无需言语。这里的“端”,指山体端正挺拔;“不汝去”意为不需要你离开;“澹兮”意为淡泊;“绝言”即无需言语。整句诗的意思是:你不必离开这里,这里有山体端正挺拔的山峦,这里是淡泊宁静的。
诗人以季节的变化描绘山的不同景象:“春丽夏繁,秋疏冬瘦。” 春天山峦秀丽,夏天草木繁茂,秋天山林萧瑟,冬天山体消瘦,形象地描述了四季不同的自然景色。
然后诗人又进一步描绘山中的生物:“霞雾融明,风驰雨骤。” 这里的“霞雾融明”,描绘了天空中美丽的霞光与云雾交融的景象;“风驰雨骤”,则是描述风雨交加的壮观情景。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山的自然风光,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接下来诗人转向人的动作:“孤楫横奔,牢屯巧镂。”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驾船前行的情景。其中“孤楫横奔”形容了诗人驾驶独舟奋力前行的英勇姿态;“牢屯巧镂”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只精巧细致、结构严谨的样子。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技艺,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事业的专注投入。
随后诗人又转向人的精神状态:“傲岸轩昂,清华润秀。”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傲然独立、气宇轩昂的精神状态。其中“傲岸轩昂”形容了诗人坚定、自信的神态;“清华润秀”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清新脱俗、精神饱满的形象。
接下来诗人转向人的交往活动:“对食临眠,排堂入牖。”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家中与朋友共进晚餐、共度良宵的情景。其中“对食临眠”意味着在温馨的氛围中与朋友共享美食与欢乐的时光;“排堂入牖”则形象地描绘了朋友间亲密无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友情的美好,还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诗人又以自然界的景物来衬托人的情感:“效技汝前,虽劳不疚。” 这句诗描绘了朋友在身边努力施展技艺的情景。其中“效技汝前”表示朋友在诗人的身边积极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虽劳不疚”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虽然付出了辛苦却毫无怨言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还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诗人转向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山有佳泉,多灌尔囿。” 这句诗描绘了山上有清澈甘甜的泉水以及可供人们灌溉的园林景观。其中“佳泉”指的是山泉之美;“多灌尔囿”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滋养着美丽的园林。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环境的美丽,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人又转向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历石悬空,泠泠清漱。” 这句诗描绘了石头高悬在空中、清泉流淌的声音。其中“历石悬空”形容了石头高耸入云的景象;“泠泠清漱”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清澈流淌的声音。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山水的美丽,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诗人继续描绘了友人的精神风貌:“如闻妙音,濯烦浴垢。” 这句诗描绘了友人如同听到了美妙的音乐一般愉悦的心情以及他能够洗去心灵上的烦恼和污垢。其中“如闻妙音”形容了友人心境宁静、愉悦的感受;“濯烦浴垢”则形象地描绘了他能够洗净心灵上的烦恼和污垢。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不仅赞美了友人的精神风貌,还传达了对友人品格的高度赞扬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