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吹古柏,落照明空山。
深行得宝刹,崖岭相回环。
人远草木邃,境幽鱼鸟闲。
道人扫华堂,延我具晚餐。
斋庖野菊美,石井新泉寒。
既饱陟上方,浮香出林端。
平生麋鹿志,强学伏车辕。
尘怀造胜绝,欲去犹三叹。

【注释】

  1. 晚风吹古柏,落照明空山:傍晚的凉风轻轻吹过千年的古柏树,月光照耀下的空旷山上一片寂静。
  2. 深行得宝刹:在深深的山林中行走着找到了一座寺庙。
  3. 崖岭相回环:山峰环绕,山谷相绕。
  4. 人远草木邃:人们远离的地方,草木繁茂而幽深。
  5. 境幽鱼鸟闲:这里的环境幽静,鱼儿、鸟儿都悠闲自得。
  6. 道人扫华堂,延我具晚餐:僧人清扫了华丽的殿堂,邀请我去享用晚餐。
  7. 斋庖野菊美,石井新泉寒:在野餐的菜肴中,野菊花的美味令人难忘;清凉的水井中,泉水冒着寒气。
  8. 既饱陟上方,浮香出林端:吃饱后登上高处,清香从树林的顶端冒出。
  9. 平生麋鹿志,强学伏车辕:我的一生就像麋鹿一样自由自在,但为了功名,我努力学习,像马被束缚在车辕上一样。
  10. 尘怀造胜绝,欲去犹三叹:我心中的尘埃已经清理干净,想要离去却忍不住再三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写了他在宝应县的一次夜游经历。

第一句“晚风吹古柏,落照明空山。”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凉爽,古柏树被风吹动,发出沙沙的声音,月光照亮了空旷的山间。这里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感觉。

第二句“深行得宝刹,崖岭相回环。”描述了深入山林寻找庙宇的过程,山势蜿蜒曲折,形成了美丽的景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第三、四句“人远草木邃,境幽鱼鸟闲。”进一步强调了山林中的宁静和美丽。人迹罕至的地方,草木茂盛,鱼儿、鸟儿都悠闲自得,这种景色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
第五、六句“道人扫华堂,延我具晚餐。”描述了与僧人的互动,僧人邀请诗人用餐。这里的饭菜可能很简陋,但却充满了人情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交流。
第七、八句“斋庖野菊美,石井新泉寒。”描述了野宴的场景,野菊的美味令人难忘,清新的泉水冒着寒气,这也是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
第九、十句“既饱陟上方,浮香出林端。”诗人饱食后登上高处,清香从树林的顶端冒出。这里的“陟”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登山过程,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平生麋鹿志,强学伏车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的一生就像麋鹿一样自由自在,但为了功名,他努力学习,像马被束缚在车辕上一样。这里既有对自由的向往,也有对功名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宝应县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感受,通过对山水、人物和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和谐的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