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穴列岩壁,三龛独雄夸。
封山凿其骨,开像俨且呀。
悲哉轻人功,不计岁月赊。
像成竟何补,国破荒蓬麻。
悠悠清伊水,去去萦山斜。
晚渚栖暝鸥,夕波战馀霞。
陵谷良未迁,古今如转车。
应有千年鹤,归顾如咨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事无常的感慨。

第一句“万穴列岩壁,三龛独雄夸”,描述的是岩石上有许多洞穴,而其中最显眼的是一个三龛,它们各自展现出强大的气势和独特的魅力。这里的“三龛”指的是三尊佛像,它们分别代表了佛教中的三种不同的信仰和精神追求。第二句“封山凿其骨,开像俨且呀”,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三龛佛像的制作过程,它们被雕刻在岩石之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两句诗通过对三龛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第三句“悲哉轻人功,不计岁月赊”,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哀叹。他感叹人们过于看重自己的功绩,却忽略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第四句“像成竟何补,国破荒蓬麻”,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失衡的现实。诗人认为,即使佛像再精美,也无法弥补国家破碎的事实,只能让荒废的土地上长满了蓬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诗人情感的影响。接下来五句诗继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景。

第六句“悠悠清伊水,去去萦山斜”,描述了清澈的伊水蜿蜒流淌,环绕着山脉。这里的“伊水”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河流或湖泊,而“萦山斜”则描绘了水流绕过山峰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第七句“晚渚栖暝鸥,夕波战馀霞”延续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观察到黄昏时分,一群鸥鸟在晚渚上栖息,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这里,诗人将自然界的元素——鸥鸟、夕阳、波纹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第八句“陵谷良未迁,古今如转车”,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他感叹山川的变迁虽然看似缓慢,但实际上却是瞬息万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无情。最后两联则是诗人的情感抒发。第九句“应有千年鹤,归顾如咨嗟”,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存在的事物——千年鹤的期待。他认为这样的生物应该存在千年,而它们归巢时回首观望的姿态令人感慨万分。第十句“应有千年鹤,归顾如咨嗟”呼应了开头的意象,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生命永恒的追求。第十一和十二句则是诗人的情感抒发。第十一句“应有千年鹤,归顾如咨嗟”与前面的诗句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永恒事物的美好想象。第十二句“归顾如咨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他感叹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美好时光,而不是沉溺于过去或展望未来。

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三龛佛像的形象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与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共生、珍惜当下的渴望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