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
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
鸣蜩默谁怜,喑死不偿罪。
蛩啼独不已,有愬未逢解。
天时激汝曹,宁自知进退。
吹嘘成踊跃,刍狗忌撤祭。
庭空月宵挂,园冷露晨沛。
嗟哉心虽忘,俯事还感慨。

秋感二首

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

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

鸣蜩默谁怜,喑死不偿罪。

蛩啼独不已,有诉未逢解。

天时激汝曹,宁自知进退。

吹嘘成踊跃,刍狗忌撤祭。

庭空月宵挂,园冷露晨沛。

嗟哉心虽忘,俯事还感慨。

注释:

  1. 秋山多远声:秋天的山远远传来声音。
  2. 鸣风落高树:秋风呼啸,树叶飘落,发出声响。
  3. 清涧泻寒濑:清澈的溪流在寒冷的山涧中流淌。
  4. 鸣蜩默谁怜:蝉鸣声声,却无人同情。
  5. 喑死不偿罪:无声而死的人无法得到宽恕。
  6. 蛩啼独不已:蟋蟀的叫声持续不断。
  7. 有愬未逢解:有人诉说但未能得到解决。
  8. 天时激汝曹:天气变化无常,刺激着你们。
  9. 宁自知进退:你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前进还是后退。
  10. 吹嘘成踊跃:风吹草动,草木随风摆动。
  11. 刍狗忌撤祭:祭祀用的刍狗被禁止随意丢弃。
  12. 庭空月宵挂:庭院空旷,月光洒在地上。
  13. 园冷露晨沛:园子里冷清,露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掉。
  14. 嗟哉心虽忘,俯事还感慨:感叹虽然忘记了一切,但俯视生活仍会感慨万千。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以“秋”为题,通过对秋山、秋风、秋声、秋月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深感慨。

诗的开篇“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描绘了一幅秋山远眺的画面,远处的山峰在夕阳下显得更加遥远且形态各异,给人以深远而苍茫的感觉。

诗人通过“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两句,将秋风与高树、清涧、寒濑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鸣蜩默谁怜,喑死不偿罪。”两句,诗人借蝉鸣声表达自己内心的无奈和哀伤,暗喻那些无声死去的人也无法得到他人的同情和理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

“蛩啼独不已,有诉未逢解。”两句,诗人又通过蟋蟀的叫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暗示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缺失。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天时激汝曹,宁自知进退。”两句,诗人以天气的变化来比喻人生的变化,提醒人们要随时准备应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不要过于执着于某个目标或信念。这两句是诗人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整首诗以“秋”为题,通过对秋山、秋风、秋声、秋月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深感慨。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维、立体的秋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