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亭古榜名琵琶,尚有枫叶连荻花。
呜呼司马则已矣,行人往来皆叹嗟。
司马风流映千古,当日琵琶传乐府。
江山寂寞三百年,浔阳风月知谁主。
我今单舸犯江潭,往来略已遍东南。
可怜千里伤心目,不待琵琶泪满衫。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危亭古榜名琵琶,尚有枫叶连荻花。

此句描述了琵琶亭的外观,危亭上挂着古老的榜文,上面写着“琵琶”二字。周围的枫叶和荻花相映成趣,为景色增添了几分诗意。

呜呼司马则已矣,行人往来皆叹嗟。

此处表达了对司马光(即苏轼)的怀念。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历史上以直言敢谏而著称。此句通过表达对司马光的敬仰之情,以及行人在琵琶亭中的感叹情绪,展现了人们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先贤的怀念之情。

司马风流映千古,当日琵琶传乐府。

这句诗赞扬了司马光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司马光以其深厚的学识、正直的品质和卓越的政治才能闻名于世。他的著作如《资治通鉴》等,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还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发展。此句通过对司马光的赞美,强调了他的文化成就和历史地位。

江山寂寞三百年,浔阳风月知谁主。

此句描绘了琵琶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沧桑。琵琶亭位于浔阳江边,历经三百年的变迁,如今显得更加寂寞。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于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之情。

我今单舸犯江潭,往来略已遍东南。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旅行经历。诗人独自乘坐一只小船穿越江潭,经过了许多地方,已经游览了东南方向的地区。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感慨。

可怜千里伤心目,不待琵琶泪满衫。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看到远方的人们因离别而感到伤心,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心情。诗人用“伤心目”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同情和共感。此外,诗人还提到了“琵琶泪”,暗示了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流露。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用“不待琵琶泪满衫”来形容自己无需借助乐器来表达悲伤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琵琶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结合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艺术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