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初用事,力弱殊未完。
假此通夕雨,遂收祝融权。
平池旧深浅,亦复波浪翻。
白鹭飞不下,高荷没青圆。
是日酒初熟,芳香满金尊。
三酌径就醉,此怀谁与论。

观池涨有作

清商初用事,力弱殊未完。

假此通夕雨,遂收祝融权。

平池旧深浅,亦复波浪翻。

白鹭飞不下,高荷没青圆。

是日酒初熟,芳香满金尊。

三酌径就醉,此怀谁与论。

【注释】

清商:指南朝宋的何尚之,他曾任吏部尚书、侍中、丹阳尹等职。他任南豫州刺史时,曾为王俭宅起“南州堂”,在堂上悬挂何尚之所书“清商”二大字,所以后来称何尚之为“清商何郎”。

用事:掌权。

力弱:力量微弱。

通夕雨:整夜的降雨。

祝融:南方火神祝融氏,相传是上古帝王之一,主管南方。

平池:平静的水池。

浅深:水深浅。

浪翻:波浪翻涌。

白鹭:一种水鸟。

青圆:绿色圆盘状,即荷叶。

酒初熟:酒刚做好,还未凉。

芳香满金尊:酒香弥漫于金杯之中。

就醉:喝得烂醉。

谁与论:与谁谈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池涨情景和感受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之感。

首句“清商初用事,力弱殊未完。”表明了作者对清商时期的政治情况感到担忧和不满。清商时期,何尚之掌权,但他的力量微弱,未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次句“假此通夕雨,遂收祝融权。”描绘了作者通过一场大雨,成功控制了天气的变化,使得雨水充沛,为人们提供了便利。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掌控自然的力量的自豪感。

第三句“平池旧深浅,亦复波浪翻。”描述了平池中的水波荡漾,旧时的深浅已经改变,现在的波浪更加汹涌。这里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澜。

接下来的句子“白鹭飞不下,高荷没青圆。”描绘了白鹭在池塘边飞翔的景象,而高荷则在水面上摇曳生姿,显得生机勃勃。这两句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是日酒初熟,芳香满金尊。”提到了作者刚刚做好的美酒,香气四溢,令人陶醉。同时,他也借酒消愁,想要与知己畅谈心事。但最后一句“三酌径就醉,此怀谁与论?”却表达了他对知己难求的感慨。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够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不容易。

这首诗通过对池涨景象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