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独醒士,绝口避醁醽。
折杨得众笑,无地至秦青。
周诗念忠嘉,所贵食野苹。
良时不可再,佳人难合并。

【注释】

独醒士:指不随波逐流的人。醁醽(yì láng):酒的美名。折杨:比喻美色或美女,此处指美女。众笑:众人的讥笑。秦青:春秋时期秦国的乐师。周诗:《诗经·大雅·抑》中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句,比喻对国家忠诚的人会得到重用和厚待。佳人:指贤德之人。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之诗,是作者向朋友表示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坚持自己原则的自白书。

首二句写自己清高绝俗,不愿沉溺于酒肉之欢、美人之美。“昔有独醒士”,诗人开篇明义,点出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独醒之士,即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的人。“绝口避醁醽”,进一步表明自己坚守操守的坚定决心。他不愿在酒肉之欢中迷失自我,更不愿意为了短暂的享乐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三、四句通过对比来强调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被世俗所累、不能坚守本心的人的批评。“折杨得众笑”,诗人借用了一个典故来形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里的“折杨”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而“众笑”则是指周围的人都嘲笑他的做法。这两句意在表达,尽管周围人都对他嗤之以鼻,但他却毫不在意,因为他深知只有坚守自己的内心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和认可。而对于那些被世俗所困、迷失自我的人来说,他们的结局往往就是被人嘲笑和鄙视。

五、六句转向赞美真正忠诚于国家的人。这里诗人引用了《诗经·大雅·抑》中的诗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那些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们的敬意。他认为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品德和才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这种观点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忠诚,也反映了他对人性和社会道德的关注和思考。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和展望。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美好事物是难以得到普遍认可的。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和特点,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同时,他也期待着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携手共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和价值观念,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