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此定有期,逝将泛扁舟。
千里须聚粮,尚复少迟留。
虽有隶囚籍,聊喜脱遐陬。
问我行何之,岱宗古东州。
念我所居堂,蓬茅委荒丘。
西窗两芭蕉,谁见春萌抽。
园梅粲已发,门掩懒重游。
今晨一长叹,离思浩难收。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别柯山后所写。诗的首联点明时间与离别,颔联写舟中准备,颈联写路途遥远,要准备粮草,尾联写离别时的心情及对家乡的思念。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离别之思的佳作。

将离柯山十月二十七日
【注释】:十月二十七日:指农历十月二十八日。柯山:古地名。

去此定有期,逝将泛扁舟。
【注释】:逝:往。泛:乘。
【赏析】:首句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和地点,点明离别的原因。“定有期”,表明离别是有期限的,而“逝将泛扁舟”则表明自己将要乘船远行。“逝将”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即将远行的决心,又透露出一丝不舍之情。

千里须聚粮,尚复少迟留。
【注释】:千里:形容距离之长。尚:还。复:又,表示反复的意思。迟留:停留。
【赏析】:第二联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前的准备。“千里须聚粮”,意味着要为远行的旅途做好准备,包括粮食等物资的准备。“尚复少迟留”,则表明诗人虽然做好了准备,但仍然有些不舍,想要再多停留一会。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的细心与周密,又透露出诗人的留恋之情。

虽有隶囚籍,聊喜脱遐陬。
【注释】:隶囚:古代的一种贱民,受刑者被关押在官府里。聊:姑且,表示勉强的意思。脱:脱离。遐陬:远方的角落或偏僻的地方。
【赏析】:第三联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感受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虽有隶囚籍”,意味着尽管自己曾经有过不幸的经历(如被判刑),但现在却要摆脱这些束缚,重新获得自由。“聊喜脱遐陬”,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摆脱束缚的喜悦之情。

问我行何之,岱宗古东州。
【注释】:岱宗:泰山的别称。古东州:古代地名,此处借指故乡。
【赏析】:第四联直接回应了诗人的提问,表达了自己即将踏上旅程的目的地——故乡。“问”字引出了诗人的回答,“岱宗古东州”,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又隐含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同时,“岱宗”也是指泰山,暗喻着故乡的巍峨与壮丽。

念我所居堂,蓬茅委荒丘。
【注释】:蓬茅:指简陋的房屋。委:遗弃、闲置。
【赏析】:第五联描述了诗人对自己家宅的怀念之情。“念我所居堂”,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园的牵挂与思念。“蓬茅委荒丘”,则进一步强调了家园的破败不堪,让人感到无比的凄凉与失落。这一联不仅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也反映了社会动荡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西窗两芭蕉,谁见春萌抽。
【注释】:西窗:指西边的窗户。芭蕉:又称香蕉、芭蕉树,是一种常绿多年生植物。
【赏析】:第六联通过描写芭蕉的生长来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西窗两芭蕉”,既描绘了窗外的景象,也为下一句的联想埋下伏笔。“谁见春萌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时的期待与欣喜。同时,这也是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缅怀。

园梅粲已发,门掩懒重游。
【注释】:园梅粲:形容梅花盛开的样子。粲:灿烂的样子。门掩:关门。
【赏析】:第七联继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自己心境的变化。“园梅粲已发”,既写出了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又暗示了诗人心情的转变。“门掩懒重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再次游览的无奈与犹豫。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今晨一长叹,离思浩难收。
【注释】:今晨:清晨。长叹:长时间的叹息。离思:离别时的思绪。浩:广大、无边无际。
【赏析】: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今晨一长叹”,既揭示了诗人在清晨时分所做出的深刻反思,又表明了他对离别的无奈与悲伤。“离思浩难收”,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带来的深远影响与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离别前后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体验。通过对离别场景的刻画、对家乡的回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等手法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